5月14日下午,瞻岩书院联动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项目工坊,在瞻岩书院HELLO会客厅开展“创造实验室”3D打印技术训练营:初探3D立体世界。40余位书院学子共同开启三维创想之旅,通过理论解构、实践展示与技术分析,构建起从认知到实践的全维学习场景。


本次课程由瞻岩书院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项目工坊指导老师仲伟进主讲,以人工智能(AI)在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性,以及3D打印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创新为主线展开,仲老师首先剖析了人工智能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比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与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特征,指出“在AI重构生产方式的当下,主动驾驭技术浪潮是当代青年的必修课”。


实践教学环节仲老师呈现了学生团队的创新成果,从斩获省级竞赛奖项的智能展示台设计,到融入人体工学理念的手机支架开发,通过解析往届参赛作品的迭代过程,直观展现了创新思维从萌芽到成熟的演进轨迹。“智能制造的学习本质上是一场认知升级”,通过3D打印等前沿技术的系统讲解,引导同学们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认知跃迁,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兴趣,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初步思维。


在项目分享环节,汶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王鲁豪同学分享了他加入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项目工坊后制作出的“人生第一件3D打印作品”和参与的第一个创新设计项目。“当我们把无线充电模块设计成可拆卸的‘无线充电手机支架’时,才真正理解了‘场景适应性’不仅是技术参数,更是对生活的洞察”。他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过程,强调无线充电模块需具备的独立使用功能,以提升产品的场景适应性的尝试过程。

汶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张嘉翔分享道:“将专业知识学习应用到竞赛实践的这个过程,让我们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在创新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这个无线充电手机支架不仅改变了我的职业规划,还让我收获四个能深夜畅谈未来的挚友。”在备赛过程中的点滴经历,团队成员逐渐成长的过程,让科技的温度也变得真实可感。


汶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钱学明利用3D打印机现场为大家展示了打印过程,并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材料、应用范围和行业影响。“3D打印与AI的融合过程中,我们既要有驾驭精密算法的硬实力,更需怀揣科技向善的软智慧”。钱学明同学通过层层堆叠的制造技术,向同学们揭示了智能制造的底层逻辑,从PLA塑料的环保文创到钛合金航天构件的精密成型,材料选择背后是产业升级的微观镜像,从建筑曲面打印的工艺突破到人体工程学定制化生产的人文关怀,技术演进始终与人类文明同频共振。



这场三维世界的启蒙之旅,既是科技火种的播撒,也是育人初心的映照,同学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智能制造的技术脉搏,更是数字时代创新者的思维基因。瞻岩书院将持续搭建创新平台,鼓励更多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创造力素养,让每个创新设想都带着温度落地生根。
(瞻岩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