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瞻岩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瞻岩同阅计划】书页翻动时,我们交换了教育的答案

时间:2025-05-10 16:21:39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5月9日下午,【瞻岩同阅计划】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第39期:书页翻动时,我们交换了教育的答案在瞻岩书院HELLO会客厅(Y1-103)热闹开演。30余名师生共同聚焦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通过沉浸式情景演绎、师生角色互换和开放式自由讨论等多元形式,生动诠释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与温暖力量。

教育是困境中的一束光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瞻岩书院发展导师谢玉烨以朱永新教授的教育诗为引,提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一问,引导在场师生带着对“理想教育”的思考走入一场教育情景剧。

“我不想读了,反正毕不了业,不如早走!”,“王浩同学请留步,我们坐下来聊聊”。活动伊始,一段由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王孟瑶老师和瞻岩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王振宁同学共同演绎的教育情景剧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剧中,大二学生“王浩”(王孟瑶老师饰)因C语言课程多次重修未过,在学业压力与家庭指责的双重困境下情绪崩溃,冲进办公室递交退学申请。面对学生的迷茫与无助,教师(王振宁同学饰)并未急于说教,而是以温暖的倾听、真诚的共情,逐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期待你下次的精彩表现!”教师坚定的话语如一束光照进“王浩”的困境,通过她作为主持人时的精彩瞬间回忆,成功帮助她重拾信心。

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抚慰、信念的重塑与人生的指引。在这段师生角色互换的情景演绎中,王振宁同学用行动代替语言演绎出了心中的理想教师。他说道:“朱永新教授在书中提到‘教育是师生共同穿越生命的旅程’,今天的角色互换让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真正的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救赎,而是并肩前行的共情。当‘学生’崩溃时我本能地选择倾听而非训诫,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老师眼中‘简单’的C语言课程,可能正是学生世界里的一座山,而我更要成为学生翻越人生险峰时那根永不松手的绳索。”

此时,谢玉烨老师翻开《我的教育理想》诵读道:“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一颗星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她以此分享道:“就像情景剧中教师用‘回忆高光时刻’唤醒学生的自信,作为书院部发展导师,正是要在一次次贴近学生的过程中,挖掘每个生命的独特性。我们不是用规则修剪他们的枝丫,而是用信任浇灌他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

理想教育中的师生是什么样的?

一场教育情景剧落幕后,大家开始寻找书中的教育答案,思考自己心中的理想教师和理想学生的画像。师生共读《我的教育理想》一书,30余张便签纸上写满真挚期待:“会俯身倾听的园丁”、“眼里有光的点灯人”等关键词汇,勾勒出跨越代际的教育共识。

瞻岩书院/淬炼商学院刘文靖老师以生动的实训课案例,诠释了他心目中理想学生应具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团队协作”的特质,强调“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会生活、懂合作的人”。五汶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牛金帝老师则从辅导员的身份出发,以心理健康角度提出“三观端正、心理阳光、思辨力强”的期待,并讲到“学会情绪管理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同学们也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尹笑玥同学说道:“我心中理想的老师应该像海上灯塔,既能照亮前路,又能守望成长,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懂得倾听。就像我的辅导员倩姐,她就像知心姐姐,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业表现,更在意每个人的情绪变化和生活状态,让我们感受到被看见、被理解的温暖,而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也有了具象化的答案”。

瞻岩书院/智能工程学院范子晗同学也分享道:“其实刚刚的情景剧中就演出了我心中的理想教师,我心中理想的就是这样师生之间平等的朋辈互动。从前我眼中的理想教师,是学识渊博的权威者,是解题精准的‘参考答案’。但现在到了大学,除了知识,我更加渴望‘平等’与‘尊重’的师生互动。”

活动现场,师生在便签纸上写下的理想教育愿景,“不熄灭任何一盏灯的老师”,“允许答案长成不同形状的课堂”……这些质朴的期待,恰恰印证了书页上的这句“教育是点燃火焰”。这场双向奔赴的对话生动诠释了理想的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师生彼此理解、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当教育者以智慧与爱心润泽心灵,学习者以热情与真诚回应,教育便能在双向互动中绽放最动人的光芒。

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

阅读结束后,师生共同观看了教育主题纪录片《师者力量》。影片中,乡村教师“用知识托起山里娃的梦想”的坚守与担当,让在场师生无不动容。智能工程学院/育英书院祝颢玮同学分享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感悟:“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我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帮助我的学生们先成为一个‘正常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正向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普通人。”这看似简单的一个愿望,其实正是教育最本质的使命之一。

刘文靖老师赞同地说道:“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正是让教育回归其最本真的模样,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生命的对话与心灵的滋养。每个年轻灵魂都渴望被真正看见、被真诚信任,有时候教师的一句暖心鼓励,就可能成为改写学生人生轨迹的关键力量”。

这场充满温度的教育对话,让师生共同触摸到教育最真实的温度:它不是精致的蓝图,而是一段允许迷路、允许哭泣,却始终相信前方有光的共同奔赴。而此刻,教育理想的种子,也正在真实可感的共鸣中悄然萌芽。

(瞻岩书院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