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恰逢中秋与国庆相遇,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在这个特殊时刻,全生异科导师们精心筹备了一场温馨的中秋月饼节活动,旨在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团圆的喜悦。活动现场,师生们欢聚一堂,共享美食,畅谈未来,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升华。
周玉林、王明廷、杜学芸:双节同辉,厨艺共欢
(建筑工程学院/五汶书院、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五汶书院)
2025年9月23日,在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同庆”的温馨前夕,周玉林、王明廷、杜学芸三位老师精心策划,组织建筑工程学院与行政管理学院的学生齐聚五汶轻食厨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的烹饪大会。


3位老师积极准备食材,期望用丰富的食材让大家感受到美食的召唤。从油盐酱醋到葱姜蒜椒这一系列配料,再到每一道创意菜的搭配食材,超市中,他们目标明确,脚步匆匆却又井然有序,为即将到来的美食盛宴全力以赴。

当同学们初踏入厨房,一股鲜活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类食材宛如色彩斑斓的宝藏,整齐又丰富地陈列着。翠绿的青菜鲜嫩欲滴,红彤彤的番茄圆润饱满,活蹦乱跳的鱼、新鲜的肉……同学们的热情瞬间如火焰般被点燃,大家迅速进入角色,各展身手。擅长刀工的同学手持利刃,手法娴熟地将食材分切均匀;对火候把控精准的同学,站在炉灶前,有条不紊地翻炒着菜肴;还有的同学则专注于调味,小心翼翼地添加着各种调料,力求让每一道菜都达到极致的美味。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一道道佳肴也逐渐成型。
酸汤鱼的制作过程凝聚了工序经典,学生将物理去腥的秘诀传授给了大家,成品的色香味也不甘示弱,酸辣的香气弥漫开来,鱼片滑嫩爽口,让人垂涎欲滴;酸菜炖五花肉也是经典之作,五花肉在学生熟练的刀工中变成了一堆薄片,配合烹饪技术,酸菜的酸爽与五花肉的醇厚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满足;金汤肥牛色泽金黄诱人,肥牛鲜嫩多汁,在热汤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烹饪者的用心。。。


除了荤菜,素菜也毫不逊色。金丝豆苗清爽可口,葱烧豆腐色泽味道俱佳,“调皮捣蛋”中鸡蛋的嫩滑细腻搭配汤汁的浓郁鲜香,拼盘更是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烹饪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协作、交流技巧,导师们也穿梭其中,给予指导和鼓励。这场烹饪大会,不仅让同学们品尝到了美食,更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为双节同庆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冯雯琪、徐慧、巩少雯:“月圆中秋・饼香校园”
(淬炼商学院/五汶书院;智能工程学院/育英书院;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
一轮明月寄相思,丹桂飘香迎中秋。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进异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 9月29日下午淬炼商学院异科导师冯雯琪、智能工程学院异科导师徐慧、淬炼商学院异科导师巩少雯在五汶书院的轻食厨房和学生一起举办了亲自动手制作月饼活动,共庆团圆佳节。

活动开始前,巩少雯老师先介绍了月饼的起源、种类、特点。随后,徐慧老师细致讲解冰皮月饼的制作要点。首先,将温水加入冰皮预拌粉中并顺着一个方向揉成面团,揉好面团后,再将其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其次,将准备好的馅料揉成小球放在饼中央,用拇指按住馅料,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慢慢向上推冰皮,“像包包子一样,一点一点把收口捏紧; 最后,将包好的月饼胚放入印有玉兔图案的模具中,双手轻轻按压模具两端,再垂直提起,一个纹路清晰、造型精致的冰皮月饼便完整脱模,引得周围学生阵阵赞叹。

听完示范,学生们围坐桌前开始尝试。来自淬炼商学院的邵岩拿起冰皮粉,按照比例倒入温水,可刚揉了几下,面团就变得又粘又散。 她着急地举手求助。冯雯琪老师快步走过来,用手指捏了捏面团:“水加得有点多了,再加点预拌粉,少量多次加,边加边揉。”邵岩按照指导添加面粉,果然,面团渐渐变得光滑。“原来水的量这么关键,刚才没控制好,现在终于揉出像样的面团了!”她兴奋地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学生们的桌上渐渐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冰皮月饼:玉兔造型的、花型图案的、渐变色的、一个个小巧精致,散发着淡淡的香甜。按照老师的建议,大家将做好的月饼静置10分钟定型,随后小心翼翼地装进提前准备好的包装盒中。

此次中秋节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从自我动手体会节日乐趣的实践层次丰富了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加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谊。
李妍妍、翟苗苗:巧手做月饼,温情庆中秋
(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东岳书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正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丰富异科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温馨团圆的节日氛围,9月26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冰皮月饼手工制作”活动在育英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韩学院李妍妍老师、行政管理学院翟苗苗老师共同组织,吸引了来自大数据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异科学生们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两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冰皮月饼的制作流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和粉、搓馅、压模、定型,忙得不亦乐乎。不同颜色的冰皮与板栗、紫薯、芒果、凤梨、草莓等多样口味的馅料,让一枚枚月饼造型各异、精致小巧,充满创意。大家一边动手,一边交流心得,现场氛围其乐融融。两位异科导师了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倾听他们分享的有趣故事与成长感悟,笑声不断,温情满满。

在制作过程中,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的侯文坤表示,通过亲手制作冰皮月饼,不仅感受到浓浓的中秋氛围,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快乐;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的卜从磊分享道,此次活动让他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温暖与归属感,对未来的校园生活也充满了更多期待;智能工程学院/九河书院的吴鹏谈到,能够与大家一起动手实践,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此次中秋团圆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香甜的月饼中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情感交流。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共同许下美好心愿。喜迎中秋、国庆双节,祝愿泰科学子们阖家幸福、前程似锦!
李爽:“月”满中秋,“饼”承心意
(智能工程学院/育英书院)
9月 24 日上午11点,李爽带领学生们于育英书院113房间开展了一场“中秋送温暖”活动。李爽老师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亲手送到学生们手中,为学生们带去节日的问候与诚挚的祝福,书院里处处洋溢着团圆与感恩的暖意。师生在秋日的美好氛围里,共同沉浸于传统美食月饼带来的乐趣。

活动伊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李爽老师不仅将象征团圆的月饼分发给每一位学生,更借此机会向同学们讲述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以及“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一块块香甜的月饼,一句句关切的话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学们手捧月饼,脸上绽放出惊喜和幸福的笑容。“每逢佳节倍思亲,虽不能和家人相聚,但是老师发的月饼,让我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林凡运同学激动地说道。

李爽老师希望通过这份小小的礼物,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月饼虽小,情意却重。它代表着团圆和分享,希望学生们能从中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更让他们深切领悟到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让经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赵鹏、王春莉、秦雪梅:月满中秋品佳味,异科同行暖人心
(建筑工程学院/汶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海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汶阳书院)

中秋节将至,最近赵鹏老师与同学们见面时,偶尔听到同学们互相开玩笑地说——记得节后把你们家乡的月饼带来给大家尝尝。节后?不用等到节后了,节前就可以满足同学们的小心愿!
9月29日下午16:00,赵鹏、王春莉、秦雪梅老师带领异科学生在东岳书院创意厨房共同策划并举办了“月满中秋品佳味,异科同行暖人心”月饼品鉴活动。活动筹备阶段,赵鹏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家乡位置,做了十分详细的攻略,在网上充分了解了各个地区月饼的口味、样式与知名商家名称,同时也考虑不同学生的饮食偏好与需求,精心挑选了多种口味的月饼——既有西北地区内蒙古的酸奶月饼与丰镇月饼、山西的大同混糖月饼与神池月饼、陕西秦式月饼与红星软香酥;也有中原地区传统的五仁月饼、豆沙月饼、黑芝麻月饼;更有流心奶黄、巧克力榛子等网红款式,贴合年轻学生的时尚选择;同时,特别准备了低糖月饼、木糖醇月饼,兼顾有健康顾虑或特殊饮食需求的学生,细节之处尽显关怀。活动现场以中秋为主题布置,摆件、水果点缀其间,暖黄色的灯光与满桌的月饼、茶饮相映成趣,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活动中途,导师团队还设计了“中秋知识小问答”互动环节,题目涵盖中秋典故、传统习俗、诗词文化等内容。学生们积极举手抢答,答对者可获得定制的中秋书签作为小礼品。当被问及“中秋赏月时,不同专业会关注什么”时,有学生幽默回答:机械专业看月亮“运行轨迹能不能用齿轮传动模拟”,电气专业想“怎么写月亮”,而我们专业会想“能不能做成新型发电光源,转化率多少”引得全场大笑,也让“异科视角”的独特魅力更加凸显。

临近活动尾声,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月饼品鉴活动不仅尝到了美味,更感受到了异科导师的用心和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还学到了不少其他领域的小知识,特别有意义。来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范沁冰同学表示,希望未来继续以节日为契机,组织更多跨领域、跨地区的交流活动,让异科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宽视野、凝聚情谊,为学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月光渐浓,活动在温馨的合影中落下帷幕。此次中秋月饼品鉴活动,不仅为异科学生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更让大家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积蓄了满满的能量。
张蕾、樊佳佳、侯晓东:师生同乐迎中秋,巧手做月饼暖校园
(建筑工程学院/东岳书院;大数据学院/海右书院;艺术传媒学院/海右书院)
月圆人团圆,巧手寄相思。中秋佳节将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师生情感交流,9月25日下午,全生异科导师张蕾、樊佳佳、侯晓东与10余名学生齐聚东岳书院厨房,共同开展了一场以“月满中秋,饼承心意”为主题的月饼活动。师生携手揉面、包馅、压模,在欢声笑语中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
一、情暖开场——月饼文化讲解
活动伊始,张蕾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习俗与月饼的文化寓意,从广式月饼的甜软到苏式月饼的酥香,从传统五仁馅到创新流心奶黄,娓娓道来中展现了月饼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场准备了丰富的制作材料:月饼皮、豆沙、莲蓉、蛋黄、各式模具……同学们跃跃欲试,气氛温馨热烈。

二、巧手制作——团圆饼中见真情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动手,揉搓面皮、包裹馅料、压模成型,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细致。有的同学手法娴熟,月饼造型饱满美观;有的同学虽是初次尝试,却也在互助中渐入佳境。活动中,大家互相交流家乡的中秋习俗,分享制作心得,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团圆氛围。

不一会儿,五彩缤纷的月饼在一双双的巧手中呈现。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在月饼上刻下祝福语,有的创意搭配馅料,每一枚月饼都承载着对亲友的思念与祝福。

三、共话中秋——温情展望未来
活动尾声,师生围坐一堂,品尝亲手制作的月饼,畅谈中秋愿景。侯晓东老师表示:“月饼虽小,却饱含情意。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一项技能,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集体的温暖。”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大家在忙碌的学习中放松身心,增强了归属感。樊佳佳老师总结道:“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也是育人的契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更多文化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共筑情感、共育匠心。”

月圆人欢聚,饼香情更浓。此次月饼活动不仅营造了喜庆祥和的中秋氛围,更深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亮色。
李珊、王楚然、张巨伟:团圆饭开启!导师组队“唠嗑”模式
(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汶阳书院)
中秋佳节将至,一场裹着烟火气的师生聚餐在温馨开启!李珊、王楚然、张巨伟三位异科导师化身“暖心家人”,和同学们围坐一桌,就着美食与欢笑,唠学业、话家常,把秋日的温暖与中秋的期许,都融进这一餐饭的时光里!
一筷一食里,藏着贴心关怀
李珊老师细心询问每位同学的近况,从课程压力到生活琐事,无一遗漏。“遇到难题别一个人扛,就像月饼馅料要均匀才香甜——学习和生活也要平衡才好!”她笑着比喻道。王楚然老师则结合智能工程专业特点,鼓励大家:“科研如望月,有时朦胧有时明,但只要持续探索,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张巨伟老师更关注学生的长期规划,耐心倾听大家的困惑,并给出切实建议:“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也是沉淀的时刻——别忘了适时复盘,调整节奏。”

一言一语间,盛满成长欢喜
同学们也纷纷打开话匣子,分享学业中的小成就、生活中的趣事。有人提到实验终于成功,宛如“摘得一轮明月”;有人聊起社团活动的欢笑,说“就像中秋聚会一样热闹”。导师们不仅耐心倾听,更以自身经历为例,鼓励大家勇敢尝试、互帮互助:“独行快,众行远——团圆的意义,正是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一份情谊,照亮前行路
这场聚餐没有严肃的议题,没有刻意的流程,却像中秋前夕的一场“暖心序曲”。师生间的距离在碗筷碰撞声、轻松交谈中悄然拉近,原本陌生的隔阂被温暖的氛围融化。同学们说,这顿饭吃得“心里踏实”,不仅缓解了对家乡的思念,更感受到了导师们实实在在的关怀;导师们也表示,这样的相聚能更真切地了解学生需求,未来会多组织类似的交流活动,用陪伴为同学们的成长“添温”。
月光渐升,聚餐在不舍中结束,但师生间的情谊如同即将圆满的明月,会在往后的日子里持续发光,照亮同学们的求学路,也让这个秋天的回忆,因这份温暖而格外珍贵。
编者礼记:各学院全生异科导师以月饼为媒、以团圆为旨,让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月饼制作技巧,更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团圆"背后的文化意蕴;导师们则通过日常交流与集体活动,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双向的情感流动,恰似中秋明月般澄澈温暖。
(书院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