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书院新闻 >  信息正文

【全生异科导师】240期|手作纸鸢同筑梦,香凝青团共品春

时间:2025-05-22 16:28:1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春意渐浓,万物生长,校园里正上演一场与时光对话的创意盛宴。当“微景观”将春色封存于方寸之间,当纸鸢载着少年的梦飞向云端,当青团的糯香与咖啡的醇厚交织于指尖——传统与创新在此刻悄然相遇。

张明亚、刘奎庆:巧手绘纸鸢,同心筑梦飞

(淬炼商学院/敢当书院;建筑工程学院/育英书院)

春风和煦,纸鸢翩跹。为增强全生异科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沟通交流,张明亚和刘奎庆老师于4月17日举办了“巧手绘纸鸢,同心筑梦飞”活动。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亲手制作风筝,体验传统手工艺的乐趣,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活动伊始,张明亚老师以一堂生动的微课拉开序幕。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们了解到风筝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从春秋时期鲁班"削竹为鹊"的传说,到唐宋时期宫廷纸鸢的兴盛,再到潍坊国际风筝节的现代传承。"古人用风筝传递军情、测距祈福,如今它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实践环节中,刘奎庆老师蹲在地上,手把手教学生绑扎十字竹架。"这两根竹条的交点要偏移几厘米,这样放飞时才能吃风。"刘老师边说边调整,学生认真地在交接处缠上棉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最热闹的当属绘彩区,学生们伏在铺开的油纸上,用颜料尽情创作。在使用五颜六色的颜料绘制风筝的间隙,师生们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感悟,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师长的关怀。活动中,老师耐心讲解风筝的历史与绘制技巧,学生们分组协作,从扎骨架、糊纸到绘制图案,每一步都充满创意与热情。五彩斑斓的蝴蝶、栩栩如生的燕子、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一个个独特的风筝在师生手中诞生。

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大学生活的温暖。活动尾声,师生共同在操场放飞作品,承载着祝福的风筝随风翱翔,成为校园里一道温馨的风景线。

刘瑞才春日微景观:将春天的诗意封存在瓶中

(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

4月23日,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搭建师生互动桥梁,刘瑞才与同学们相聚于育英书院112室,以“春日微景观”制作活动为媒,和同学们一同将烂漫春光装进小小的瓶子里,开启一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春日之旅。

活动伊始,刘瑞才详细为同学们讲解每样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制作材料放置的先后顺序。从营养土的铺设,到苔藓的点缀,再到小摆件的巧妙搭配,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在讲解过程中,我看到同学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跃跃欲试的模样,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心中的春日图景变为现实。

制作过程中,活动室里弥漫着轻松愉悦的氛围。同学们时而低头专注创作,时而相互交流分享创意,彼此品鉴作品。尽管使用的是同样的材料,但在大家的巧手下,呈现出的微景观样式却各具特色,这些作品就像同学们性格的缩影,有人活泼开朗,作品色彩明艳、造型丰富;有人沉稳内敛,作品则风格简约、意境深远,大家都在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春天的喜爱与内心的情感。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捧着亲手打造的春日微景观,眉眼间流转的自豪与喜悦如春日暖阳般动人。这份成就感不仅源于对自己作品的喜爱,更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可与肯定。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大家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些在协作中悄然生长的团队意识,恰似微景观中盘根错节的根系,将成为他们未来探索更广阔天地的坚实支撑。

通过这次春日微景观制作活动,学生们在学习之余得到了身心的放松,近距离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与神奇,激发了对自然美的感知与创造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与热爱大自然。小小的瓶子里,承载的不仅是春日的美景,更是一段难忘的成长记忆与师生情谊。

张文洁姬梦梦王鹏凯“食”光正好,共赴手作之美

(淬炼商学院/敢当书院;智能工程学院/汶阳书院;淬炼商学院/敢当书院)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4月16日中午,张文洁、姬梦梦、王鹏凯三位全生异科导师在敢当书院涧谷·共享厨房组织开展了春日烘焙的活动,来自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二十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甜蜜的热潮。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与学生们齐聚一堂,宛如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烘焙食材,面粉、黄油、鸡蛋、果酱等散发着诱人的气息,仿佛在静静等待大家将它们幻化成美味的糕点。

活动伊始,老师们亲自上阵,为学生们详细讲解烤制美食的技巧与步骤。从面粉的搅拌、面团的揉搓,到糕点的塑形、烤箱温度与时间的把控,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导师们耐心示范,手把手地指导学生,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掌握要领。学生们围在导师身边,目不转睛地学习,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手中的动作也跟着导师一丝不苟地进行着。

在实际操作环节,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象力。有的同学精心制作了可爱的小熊形状饼干,有的则将水果与蛋挞巧妙搭配,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水果蛋挞。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互相帮助,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活动场地,那是青春的活力在尽情释放。

随着烤箱门缓缓打开,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一块块色泽金黄、造型各异的糕点呈现在大家眼前,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亲手烤制的美食,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更有同学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身边的伙伴和导师,小小的美食传递着大大的温暖。

此次烤制美食活动,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与价值。老师们与学生在活动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建立起了更为深厚的情谊。这种跨越学科界限的互动交流,为学生们营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活动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学生们纷纷感到收获颇丰。来自淬炼商学院/敢当书院的毛亚宁同学,兴奋地说道:“这次活动太有趣了!以前只知道吃,没想到自己动手做美食这么有成就感,还能和导师、同学们一起分享,感觉特别幸福。”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爱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成长。相信在未来,这样充满创意与温暖的活动还会在校园中持续开展,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更多绚丽的色彩,助力他们全面成长。

赵菁雅:指尖上的机械魔法:趣味拼装大挑战

(大数据学院/瞻岩书院)

2025年4月9日,赵菁雅与异科学生在瞻岩书院的“造物空间”成功举办了别具一格的趣味拼装异科活动。木质拼图拼装对于学生在认知发展、思维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活动伊始,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拼装原理和图纸,旨在激发他们的兴趣。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异科学生开始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拼装作品。从学习图纸、安装零件到成品的运行,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

在拼装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教师耐心地传授拼装技巧,而学生们则认真倾听并付诸实践。许多学生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了优秀的作品。经过数小时的共同努力,一件件作品在师生的巧手之下诞生。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还体现了异科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活动结束后,异科学生普遍反映,此次拼装活动使他们受益良多,不仅加深了对拼装的理解,也增强了对拼装过程的兴趣,并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他们期望未来能有更多此类活动的举办,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李妍妍、朱柯瑾、李爽:手作青团,传承美味

(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大数据学院/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育英书院)

4月2日下午17点,李妍妍、朱柯瑾和李爽老师带领学生们于育英书院203厨房共制青团,体验传统清明习俗。师生在春日的美好氛围里,共同沉浸于传统美食带来的乐趣。

活动伊始,老师们先为大家介绍青团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流程,激发了学生们的制作兴趣。紧接着,由青团制作指导李爽老师给学生演示和讲解青团的制作过程及方法。在正式环节,大家分组合作,密切配合。正如古人所云:“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师生们将香甜的豆沙馅揉成近视圆润的小球,轻柔地嵌入散发着香气的艾草面团里。制作过程中,师生们互帮互助,现场气氛热烈。

历经一个小时,大家品尝着亲手制作的青团,甜在嘴里,暖在心头。活动结束后,李妍妍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青团制作的技能,更让他们深切领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活动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助力学生成长的同时,让经典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周玉林、王晓春日研磨时在校园邂逅咖啡浪漫

(大数据学院/敢当书院;建筑工程学院/五汶书院;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

春回大地,万物在暖阳与微风中焕发生机,校园里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为了让同学们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舒缓身心、体验生活乐趣,邱栋、周玉林以及王晓老师,在敢当书院103房间精心策划了一场手磨咖啡DIY体验活动,为春日校园注入了一股别样的温暖与惬意。

活动当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摆放整齐的咖啡器具上,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导师们提前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材料:精选的咖啡豆、复古的手磨咖啡机、精致的滤杯以及香气四溢的热水。活动开始前,导师们耐心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咖啡的历史、豆种的差异以及手冲咖啡的制作技巧,从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到研磨粗细,从水温控制到注水手法,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手冲咖啡有了全新的认识。

随着手磨咖啡DIY环节的正式开始,现场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同学们兴奋地挑选自己喜爱的咖啡豆,有的选择了带有果香的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有的则偏爱浓郁醇厚的哥伦比亚卡杜拉。在导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将咖啡豆倒入手磨机,随着手柄的转动,咖啡豆逐渐变成细腻的粉末,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接着,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咖啡粉放入滤杯,控制水温,均匀注水,静待咖啡液缓缓滴落。整个过程专注而宁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悄然放慢了脚步。

在制作过程中,导师们穿梭在同学们中间,耐心地解答疑问,手把手指导注水技巧和研磨方法。他们不仅传授了咖啡制作的技巧,更传递了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追求。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制作一杯香醇的手冲咖啡,也感受到了师生之间温暖的情谊。

当一杯杯香气四溢的手冲咖啡呈现在大家面前时,现场响起了阵阵欢声笑语。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这次手磨咖啡DIY活动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在亲手制作咖啡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生活的仪式感与美好。同时,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也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此次手磨咖啡DIY活动,不仅是一次别出心裁的校园体验,更是我校全生异科导师制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在春日的校园里,导师们带领学生们在咖啡的香气中放松身心,在实践中培养专注力与创造力,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而明亮的色彩。相信在未来,这份对生活之美的追求将伴随同学们成长,成为他们校园记忆中最温暖的片段。

编者札记:这里,有巧手编织的东方诗意,亦有机械拼装迸发的理性灵光;有对节气美食的虔诚传承,亦有对生活美学的浪漫探索。我们以手作丈量春天的厚度,以匠心唤醒文化的温度。这场春日之约,不仅是技艺的碰撞,更是一场关于青春、传承与创造的生动叙事。

(书院部整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