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场的边界在哪里?是三尺讲台,是办公桌上划掉的每日工作事项,还是书院里那盏永远等你回家的灯?4月19日,20余位教职工及家属相聚在小泰,通过参观校园、座谈茶话、观看戏剧等形式走进小泰的生活,家校共读“剧里剧外”的幸福剧本。学校常务副校长谢承红、工会主席白军彭参加座谈会及有关活动。
幕后探班:在工作轨迹里,触摸家的温度


下午16:00,教职工及家属团汇聚在学校北门喷泉,一同参观我校。家属们实地观摩我校岳动馆,对我校体育竞赛的成绩作出肯定。“最体育的非体育大学背后,居然是这么多老师与同学共同奋斗的结果!”随后来到我校游泳馆,在游泳教练于瑞涵的带领下实地参观我校恒温泳池。在敢当书院,家属们穿梭于各工坊与功能房间,通过师生共膳厅、完满会客厅等特色场域,切身感受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原来在宿舍周围能有这么多功能,真不错!”在书院看到家人常提起的功能房间,那些电话里匆匆带过的“在学校”也有了具象的模样。
剧本围话:在书院方寸间,聆听情感的共鸣

在敢当书院一览·大咖书屋(201)中,谢承红与教职工们及家属们围坐一起,畅谈心声。工程实训中心仲伟进老师分享了在学校的日常“我在学校也建了自己的工坊,不论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还是学校的环境与氛围,都让我觉得非常幸福,我的家人也因为我的幸福而幸福。”书院部刘佳敏分享到自己初入学校与现在的对比:“我记得上一次跟我父母来到学校还是在我面试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在校门外,而我也带着陌生和对未来的期待踏入校门来参加面试,而今天我可以带着我的父母,共同踏入校门,让他们也来参观、了解我的工作生活。”


“幸福填空”环节,教职工与家属们执笔为笺,勾勒出教育者的立体画像。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李雪娇老师分享道:“家人对大学印象其实不是很深刻,总觉得大学中老师与学生没有什么太深的交集,今天才发现,原来老师和学生之间距离还可以这么近。”远景学院牛志萍老师将家校关系比作共生藤蔓:“家就是校,校就是家。我们教育别人的孩子时,自家孩子也在书院文化里抽枝展叶。”工程实训中心仲伟进老师的爱人分享道:“今天对我感触非常深,在我眼中,这是一所教会学生感恩、感知、对待生活,充满阳光自信的大学。”刘佳敏老师母亲也说道:“我经常从这个路上走过,但这是第一次接触佳敏的工作环境,确实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她进步非常多,在我眼中她是个时刻让我挂念的孩子,今天没想到她讲得这么好,我很认同也很感动,这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骄傲,感谢学校的培养。”书院部马凯旋老师的爱人分享道:“我眼中的泰科是一所‘新’欣向荣的学校。第一个‘新’代表学校四位一体的全新教育理念,第二个‘欣’,从学校刚开始拔地而起到现在几年的时间,无论是学校的环境、还是规模都能肉眼可见欣欣向荣的发展。”

座谈会上,谢承红向来校参加活动的教职员工和家属亲人表达诚挚感谢,向默默支持学校发展的每一个教职工家庭致敬。他讲到,“小泰”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展开泰科五年发展长卷,从转设更名的破茧时刻,到斩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一站式学生社区全国示范单位”的振翅瞬间。从45.3万㎡四合院书院的匠心营造,到就业率全省第一的育人答卷,无不和每个家庭的默默付出息息相关。最后,他提出三个祝愿:“祝愿我们共同的事业,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祝愿彼此的工作事业和家庭,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建设;祝愿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能够幸福安康、平安顺利。”座谈结束,教职工与家属们一起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这个春日最温暖的“全家福”。
谢幕时刻:于光影流转中,洞见共融回响

暮色降临,环山剧院的灯光为我校原创脱口秀《郝学,好好学》镀上暖金。舞台上是泰科学生不落俗套、更改剧本、创造新生的剧情,舞台下是小家托举,家校同频,追求幸福的故事。脱口秀之于主人公“郝学”同学的“生命重启”恰似小泰独特的办学理念之于教职员工守护家园的“浇筑滋养”。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小泰”正以时尚、快乐、活力、放松的青春姿态,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教师,每一组小家和大家。努力让更多的同学和家庭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脱口秀的谢幕光影渐暗,教职工家属开放日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画上圆满句点。

作为家校深度对话的特别企划,本次活动通过教学场景观摩、教育成果展陈、家校座谈等多元形式,构建起立体感知通道。未来,学校将持续创新家校协同机制,通过教职工家属开放日等特色活动载体,促进教职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让每个“小家”与“大家”都在双向奔赴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我们相信,教育的诗意,从来不止在三尺讲台,更在每个灯火可亲的归途。
(供稿:学校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