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书院新闻 >  信息正文

【全生异科导师】220期丨紫薇花开:从厌学低谷到勇攀高峰——导师关爱与学生自我成长的双重奏

时间:2025-03-08 18:15:1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紫薇花盛开,从游共成长。全生异科导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类育人资源,以饱满、热情、创新的思想贯彻责任与爱,构建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不断涌现出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成长故事。使“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校园文化,正在悄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师生在校园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者简介:白琨,创意写作学院教师,智能工程学院、东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岱岳区第十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泰安市签约作家,文学创作三级。先后荣获2022-2023学年社团优秀指导教师、优秀书院项目导师,2023-2024学年创意写作专项贡献奖。

一、案例背景简介

J同学,泰山科技学院专升本学生,之前就读阶段有亲友相伴,来泰科后,没有熟悉的人,融入不了群体,且时处疫情封校期间,不能经常回家见亲友,导致无法正常听课,每天胡思乱想,以泪洗面,心情极度落寞,开学首月有强烈的退学冲动,极度不适应大学生活,达到厌学低谷。J同学曾被导员安排去校心理医生处进行心理疗愈,但碍于J同学心理压力过大,短时间内效果不够明显。

二、案例定性及分析

J同学在此案例中集中反映了适应障碍、学术压力、远离亲友及社交困难、自我评价过低等情况。首先,J同学刚入学的反应表示她有明显的升学适应障碍,包括学习方式、生活环境、社交方式等,学生无法迅速适应这种变化;其次大学课程相对更加深入和复杂,学生可能感到难以跟上学习进度,产生学术压力;再次,进入泰科后,J同学没有家人和亲友的支持与陪伴,这种物理上的距离,加疫情封校的客观情况,造成J同学在情感上的疏离和孤独感,心理上的无助和迷茫感,从而在新的环境中,难以与同学和老师建立深入的联系,构成社交困难;最后,自我评价过低,J同学在充满竞争与奋斗的大学环境,可能会经常拿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当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时,挫败感增强,导致无法正常的社交、学习与生活。

三、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法

1.厌学低谷是学生成长中多方问题的投影。根据学生成长问题的急缓,要对症下药,表本兼治。一方面采用心与心的沟通、寻求多方合力、督促“每日打卡”、指导活动实践等方式,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稳住学习生活情绪,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从长远角度,制定成长计划、开展就业集训班等,解决学生根本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增强学生自信。

2.坚持心与心的沟通。打破心理屏障最好的方法 为共情,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感受,并对此做出恰当的反应。导师不能强行干涉学生心理状态,以老师身份自居,又不能“未吃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懂得换位思考,可在亲和温暖的氛围中,采用“你说的这些,我都经历过。”“当初我还不如你坚强,我当年哭得更惨。”等话语打破学生心理屏障,打开学生心声,与学生建立友好的朋辈式、姊妹式全生异科师生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3.寻求多方合力。心与心的沟通可理清学生问题,导师还应采用询问学生家长和其他同学,寻求学生导员支持,了解校心理医生分析等方式,多角度、全方面掌握学生情况,并可与导员形成关爱联动,商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生活状况。

4.建立“每日打卡”制。为随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可与学生制定“每日打卡”制,让学生每天为导师发内容为“我很快乐,我很优秀”的微信,一旦学生不打卡则主动联系学生,对其进行关心。而这种每日打卡制,可有效增强学生心理暗示,帮助学生培养乐观、积极、自信的心态。

5.引导学生组织参加活动。各类完满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与成长的平台,帮助学生提升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各种技能,导师需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完满活动。导师也要在异科活动中深入挖掘学生的特长与潜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策划、筹备、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深度参与活动当中,增强个人的获得感和提升感,建立个人自信。

6.制定成长计划。计划是行动的前提与方向,毕业班学生迟早面对考研就业问题,需要及早制定计划,并督促学生实行。针对学生未来方向,为学生量身制定成长计划,引导学生做好双管其下的准备。一方面通过目标求职单位的选定,提升岗位要求的技能,督促学生考取英语四级、计算机证书及专业技能证书;另一方面在无目标企业的前提下,随时关注各大招聘网站和国企校园招聘情况,实践实习阶段尽量与目标行业需求经验融合,增加相关工作技能。

7.开展“就业集训班”。早一步了解职场,适应求职面试环境,将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导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所需,给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从学生离校实习前开始,为学生举办就业集训班,内容涉及找到个人优势能力、制作简历、面试技巧、职场必修课,其中面试技巧培训时应模拟面试现场,以此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准备就业。

四、取得效果

通过一系列应对策略,J同学解除心理障碍,融入学校环境,挖掘到自身优势,找回了个人自信,实现了学业职场的华丽转身。

1)“每日打卡”计划实行一个月后,J同学向导师表示已摆脱了厌学状态,心情良好,正常融入了校园环境。

2)与同学关系相处融洽,宿舍获得宿舍文化创意合照一等奖;全班获得学院素质形象大赛获得优秀奖。

3)J同学在校期间认真刻苦,成绩优异,表现良好,不断攀登,获得国家级励志奖学金及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

4)J同学在就业集训模拟面试中获得极大锻炼,能够在正式面试中沉着冷静,自信对答。大二期间凭借优质简历进入某国企面试流程,凭借面试和专业水平在某电校担任专职教师。J同学曾向导师发来信息,“真的,您去年帮我们模拟面试,教我们怎么写简历,我感觉受益终身。我现在对面试一点都不怕,我投公司的时候就直接说,希望给我面试的机会。”

5)J同学虽已毕业,但与导师结下长久深厚的感情,建立永续发展的师友关系。毕业当天J同学为导师留下小礼物和信件,信件内容为:“庆幸在我最艰难的时期,您作为一个长辈,却又像个大姐姐,没有指责我的不坚强,而是暖心地告诉我,你都经历过,让我别怕,使我懂得了成长。”

五、经验和启示

全生异科导师,要找好“知心朋友、成长伙伴、人生导师”的角色定位,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及时给出正确合理的指导与帮助,溪水浸漫学生的成长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个性化关怀,塑造他们积极的心态,同时要准确了解所需,及早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提高跨学科领域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