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紫薇花盛开,从游共成长。全生异科导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类育人资源,以饱满、热情、创新的思想贯彻责任与爱,构建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不断涌现出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成长故事。使“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校园文化,正在悄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师生在校园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者简介:孙熠凡,中共党员,智能工程学院、海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就职于竞技体育中心,校游泳教学团队成员,目前担任我校游泳项目教学工作。任职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并参与多项校级课题,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曾在校级讲课比赛中先后荣获三等奖及优秀奖,还曾荣获“教学优秀奖”、“远景百万优秀教师”的称号。
两届的异科导师经历,满是温暖与责任。教育是知识与情感的桥梁,在教育的道路上,挑战与希望并存,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依然会如光般照亮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静待花开,在平凡中坚守,用诚心、耐心和热情为每一个崭新的明天努力!
在泰山科技学院竞技体育中心的一角,身为体育教师的我,见证过许多学生的成长与蜕变。然而,当身份转变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时,我与学生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只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前进的步伐比我要快许多……2023年10月,我以全生异科导师的身份迎来了与异科学生们的第一次见面,那是一次充满期待与挑战的开始。在汶阳书院的活动室里,我的目光很快被一个身影所吸引——她的名字叫岳洋,一个娇小、不善言辞的女孩,她的存在在30个小伙子中显得格外不同。我内心窃喜,作为女老师的我,希望能够通过与她的互动,快速了解和融入到这个异科学生的群体中……
第一次见面:期待与挑战
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面会,岳洋坐在人群中,她的身影并不显眼,但她的存在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经过一番观察,我试图与她多一些交流,但她话不多,声音柔弱,还未张口,两抹红晕就已经飘上面颊。我意识到,要想走进她的内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个见面会过程中,她几乎不与我进行眼神交流,而我也没有捕捉到她眼里的光,对我所说的内容似乎也不太感兴趣,最令人失望的是,她没有因为我与她是在我们异科团队里仅有的两名女性,而表现得格外亲近,我当时的内心还是非常失落的,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没有头绪了。
破冰:从拒绝到接受
往后的日子里,果然如我所料,每次我在群里发消息,都等不到她任何的只言片语,为了了解她、靠近她,我想我还是要主动出击改变策略的。每次我举办活动,都会主动给她发私信,前几次,她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的邀请,让我感到很有挫败感。经过深思熟虑,我想,作为老师要想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了解她,就应该让她感觉到跟我接触没有过多的负担,要想跟她像朋友一样相处,是不是我也要偶尔学会“示弱”呢?
在一次急需要统计学生名单的任务中,因为我人在外地,且没带电脑,我便主动联系到她,跟她说了我所处的情况,并且表达了我需要她帮助我完成这项工作的想法。她一开始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意外的是,她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看到她发回的信息,我及时对她的工作效率给予了肯定,夸赞她比我做的还好,并且借机跟她多聊了几句,就是这次沟通,我们约定好以后群里的大小事务都由她来负责,我来助力。通过这一次破冰行动,明显感觉到她对我的态度有所转变。在以后的活动中,只要她有空,都会积极来参加,跟我的交流沟通也逐渐多了起来,我找到了跟她像朋友般相处的感觉。
暑期实践:坚韧与成长
2024年暑假期间,学生们需要完成的其中一项作业便是社会实践报告。当我翻阅学生们交上来的报告时,发现岳洋的暑期实践报告不但书写整洁规范,而且内容中每一个工作步骤和工作细节都描述得非常详细,这让我对她刮目相看。暑假中我们联系过,我是知道她在打工的,但是没想到,她是真正的把自己的专业应用在了实践中,不但每天都要跟着做实验,写实验分析报告,还学会了很多仪器的使用,收获颇丰。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她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柔弱,实际上她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并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目标明确:从迷茫到笃定
专科三年短暂而匆忙,时光转眼就来到了大二,通过多次沟通交流,我发现我所带的学生中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为了帮助大家明确目标,为第二学期实习做准备,我们首先举办了两次就创活动,帮助大家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去解读当前的热门行业,大家的参与度都很高,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学习制作简历的活动,明显的感觉到,大家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知,简历也做的像模像样。活动过后,岳洋特地主动找到我,跟我商量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规划,她说为后面的择业提前做准备,最终,我们翻阅各种资料定制了一个比较详尽的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岳洋成功迈出第一步。
此外,在我们的异科活动中,每月的大咖阅读都会有心得感悟的分享环节,很多学生一开始都张不开嘴,作为老师,我也曾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对书籍分析的不够全面,而被学生们笑话,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坚持,慢慢的也就驾轻就熟了,所以让学生们主动分享,确实需要一步步的引导,从阅读方法到阅读方式,经过多次的师生共读活动,慢慢的,每个人都有了进步,而岳洋也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现在能够勇于站在大家面前进行分享总结,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极大的进步和提高。现在的她,未来目标是机械设计工程师,按照我们的生涯规划,她也正笃定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我相信,通过她的不懈努力,终究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傲然挺立。
岳洋的心声:收获与感动
岳洋同学谈到她的异科导师孙熠凡老师时,表达更多的是收获和感动。她讲到:“我在大学的成长之旅中,有幸遇到了一位特别的老师——孙熠凡老师。她亦师亦友,平易近人,在相识的这段日子里,她定期举办的阅读会、观影活动和节日庆典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无形中塑造了我的人格,让我收获了宝贵的成长。”
孙老师深知阅读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她每月都会组织阅读分享会,邀请同学们畅谈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和心得。起初,我对阅读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觉得那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在孙老师的引导下,我才知道阅读也有方法和技巧,慢慢的我开始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从名人传记到科普读物,从历史纪实到哲学思考,这些书籍像一扇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广阔与多样。而在阅读会中,我则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也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了,这种开放而包容的交流方式,使我的思维更加活跃,也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
孙老师还举办过很多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让我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在活动中,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尝试自己动手完成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和谐共处。
在孙老师的这些活动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我享受阅读时在文字间遨游的乐趣,也享受帮助他人时获得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他人携手共进。这些成长不仅体现在我的知识和技能上,更体现在我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上。
如今,每当我回望这段由孙老师陪伴下成长的时光时,心中都充满了感激与怀念。未来,我们还将一起走过我学生生涯的下半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承这份热爱与坚持,谨遵教诲,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理想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满径花香,感恩相遇:一杯咖啡的温暖
岳洋回忆道:初次与孙老师的单独会面,是在学校的咖啡厅里。当我踏入大门的一刹那,就一眼看到细心的她,早已为我点好了香醇的咖啡,在耐心的等待我的到来,加之她温暖而充满期待的笑容,顿时消除了我心中的紧张与不安。
孙老师首先关切地询问起了我的近况,从学业到生活,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她对学生的深切关怀。话题逐渐深入,我鼓起勇气,向她倾诉了未能选上体育课的困惑。孙老师听后,眼神中流露出理解与同情,她轻声细语地安慰我:“别担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她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与希望。
在这次与孙老师的会面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她的温暖关怀与无私帮助。以咖啡为媒,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处处展现出来的这种无私帮助与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成长:岳洋的蜕变之旅
岳洋的故事,是一段从默默无闻到熠熠生辉的蜕变之旅。在泰山科技学院这所书院制大学的校园中,我有幸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变化。从最初的羞涩与稚嫩,到现在的自信与笃定,岳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作为她的导师,我为她的变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欣慰。
岳洋的成长之路,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和耐心,他们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岳洋的故事,是对我教育理念的最佳诠释,也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骄傲。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岳洋会继续以这份积极向上的态度、以这份坚韧和勇气,去迎接每一个挑战与机遇、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理想,用她的才华与智慧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而我,也将继续坚守在教育一线,用责任和爱去点亮更多学生心中的那盏灯,陪伴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学校全生异科导师培训会上,谢校长指出:全生异科导师要以“知心朋友、成长伙伴、人生导师”的角色,与学生相守相望、浸润成长,让所有学生遇见成长的美好,让教育更生动地发生。我有幸参与其中,有幸见证这一路的蜕变,于岁月长河里,点染一副独属于师生的绚丽画卷,我要始终不渝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