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敢当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敢当有感】交换家乡物件,遇见天南地北的温暖

时间:2025-10-22 16:10:10    作者:敢当书院    来源:     点击数:

“这是我从老家鼓浪屿带的贝壳钥匙扣,海浪声好像还藏在里面呢!”“这本《乡土中国》是外婆送我的,扉页上有她写的家乡谚语……”10月22日下午,敢当书院的无边·项目工坊(104)空间里满是欢声笑语,一场以“家乡”为纽带的生活循环站活动,让35位同学带着各自的“宝贝”,交换了物件,也交换了藏在背后的故事。

初见:带着家乡的“小念想”,我们相遇啦

下午4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摆着小物件的桌子上,引导的同学笑着接过大家手里的东西,登记的小伙伴认真记下每一件物品的名字,有印着西安城墙的明信片,有外婆手织的受体带,还有从陕西带来的肉夹馍样式的玩偶……

等待开场的间隙,舒缓的音乐轻轻飘着,同学们捧着自己的“家乡信物”小声聊天:“你这只陶瓷小猪好可爱,是老家的特产吗?”“对呀,这是景德镇的,我特意带来想找个喜欢它的人!”原本陌生的彼此,因为一件小物件,慢慢拉近了距离。

分享:家乡话里的故事,比物件更动人

随着主持人毕梦茹举着一个玩偶笑着说:“今天咱们不按顺序,全看鼓声‘安排’!花传到谁手里,谁就带着你的带来物件上台,讲讲它的故事,好不好?”台下立刻响起一片欢呼,鼓声的“悬念”,让空气里都飘着期待。

来自九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类成昊举着一瓶蜜桃罐头,说:“这是我们老家的蜜桃罐头,老甜了。”来自敢当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王鹏昌则拿着一瓶秋梨膏,笑着用讲:“我的家乡盛产鸭梨,这就是用我家乡的梨熬成秋梨膏,我家的鸭梨可甜了。“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全是真心,有的同学讲着物件背后的家人故事,眼里闪着光;有的同学说起家乡的美食,引得台下一片“哇”声。原来,一件小小的东西,能装下这么多关于“家”的温暖记忆。

交换:是物件的新旅程,也是缘分的开始

“我特别喜欢你带来的绿豆糕,你的高粱饴可以换给我吗?”“当然可以!以后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山东的甜!”交换成功的瞬间,两个女生笑着握手,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也有同学的物件暂时没找到“新家人”,但没人觉得遗憾。“虽然没换出去,但听了这么多家乡的故事,比交换更开心!”一位同学抱着自己的手工书签说,“我打算把它留在书院,说不定下次会遇到懂它的人。”

循环不止,温暖未完待续

傍晚,活动接近尾声。“原来‘家乡’不只是一个地方,还能是别人讲的故事,是交换来的小物件。”离开时,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李杭琪说到。是啊,生活循环站交换的不只是物品,更是跨越地域的缘分与共鸣,那些带着温度的物件,会在新主人手里继续“讲故事”;那些因分享而生的感动,会悄悄留在敢当书院的时光里。

下一次生活循环站,我们还要一起,用小物件交换大温暖,用家乡话点亮新遇见!

我和你的家乡话:

原来‘家乡’不只是一个地方,还能是别人讲的故事,是交换来的小物件。循环的不只是物品,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家乡与家乡之间的联结。

——李杭琪 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

击鼓传花的鼓点,敲碎了陌生的隔阂;带着乡音的讲述,让“家乡”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而是有温度、有细节的“共同记忆”;那些旧物件,也不再是闲置的“杂物”,而是连接你我、传递情感的“小桥梁”。

——王治锋 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