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骄阳高悬,万里无云,3月21日午时,在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石巷口庭院五百余人共同汇聚,见证敢当书院“敢当·舞狮传薪工坊”成立仪式暨校外项目导师聘任仪式。当红绸从鎏金牌匾上滑落,“敢当·舞狮传薪工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揭牌仪式中央的来自敢当书院/行政管理学院大一新生李梓博也用半年时间完成了从“舞狮门外汉”到工坊主理人的蜕变,为泰山舞狮的传承写下青春的注脚。
热闹背后,是热爱的破茧而生



2023年寒冬,彼时还是大一新生的李梓博,在敢当书院的一场活动中与舞狮文化相遇,当他被举过狮头的高度,他看见围观同学仰起的脸庞和自己落在草坪上的影子,舞狮文化的根系悄然扎进他年轻的心跳。正是这次偶然,让李梓博与舞狮结缘,12月书院冬日集体生日会他与高老师一起合作舞台,当狮头第一次落在他的肩膀时,他感叹道:“透过竹篾的缝隙,我第一次看清了舞狮的热闹背后,是这么沉甸甸的东西”。如今,他依托热爱,成为敢当·舞狮传薪工坊的主理人,与通识教学部齐凯老师一起携手,以工坊为纽带,共同见证传承梦想启程。



“很难想象我能成为舞狮工坊的主理人,也许未来我也能带领一个舞狮队伍。我想这就是书院里热爱的力量,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舞狮工坊打造好,把泰山舞狮发扬光大!”李梓博在项目工坊成立仪式现场说到。成立仪式上,齐凯老师通过恳切的言辞流露出对工坊的热切期许:“我们在泰山脚下共同见证"敢当·狮舞传薪工坊"的启程。这座工坊不仅是技艺传承的物理空间,更是我校"书院制育人+非遗文化赋能"教育理念的具象化表达。期待你们带着“敢当精神”在工坊锤炼精神底气,用实际行动讲述“中国的年轻人为文明续脉”的动人故事!”
点睛那刻,百年传承落在肩头






揭牌仪式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赵国靖老师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传承人、泰山舞狮第五代传人高传振颁发校外导师聘书,敢当书院执行院长马凯旋与赵老师共同揭开红绸,“敢当·舞狮传薪工坊”牌匾正式亮相,舞狮文化在书院传承中开启新篇。“一点狮嘴,在书院感知热爱的澎湃! 二点天庭,在非遗里唤醒传承的气概!三点眼睛,在学校里收获成长的姿态!”马老师与赵老师的点睛仪式像是给狮子“激活”了一样,随着鼓点炸响,高老师团队带来精彩的舞狮表演,赢得满场喝彩。
薪火相传,颤抖的手托住未来




表演结束后,在高传振老师的亲自示范和耐心讲解下,现场许多同学从握狮头、举狮尾练起,学习基本步伐、摆头、腾跃动作,学习到了舞狮基本要领。如今,李梓博也从舞狮小白变身初级教练。有人举不稳狮头时,他上前托住对方发抖的手肘说道:“去年高老师也是这么教我的。”练习结束,师生们一同踏入敢当书院104敢当·舞狮传薪工坊内,桌上陈列着不同颜色的狮头,柜子展示着书院与舞狮的故事,去年,李梓博还缩着脖子举不稳狮头,如今他托起的不只是工坊的未来,更是百年书院与千年非遗的对话现场。



未来,敢当书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长期结对,依托书院空间、活动共建非遗传承育人平台。在敢当,你不仅能看到扎染的蓝,还能触摸循环的绿,闻到咖啡的香,在书院的一角品味生活的醇厚与温暖;更重要的是,你还能体验到舞狮的魂,尽情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激情。我们相信,在热爱的屋檐下,每一份炽热的心跳都将找到生根的裂隙。
狮魂燃热血:



以前觉得狮头是压在肩上的山,现在我明白了,当我挺直脊梁接住它,山就成了登高的台阶。从最初对舞狮的好奇,到见证工坊成立,每一步都意义非凡。未来能在工坊里,我也会深入学习舞狮文化,让这一璀璨非遗持续闪耀。
——敢当·舞狮传薪工坊主理人 李梓博
我一直都很喜欢舞狮,但没有机会基础,很感谢这一场活动能让我走进舞狮。去年游园会我挤在人群里拍手叫好时,压根没想过自己也能成为那个托狮头的人。这一次舞狮学习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舞狮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我们有责任将这份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育英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张正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