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环坐,蒲团相绕,悄然圈定了“一家人”的融融暖意。9月10日傍晚,育英书院学生组织干部们齐聚小千庭院,召开【菁英计划】“新学期,新title!”——育英书院学生组织新学期动员大会。大家伙儿围坐畅谈、共话家常,在这一圈松软蒲团的环抱中,以最放松的姿态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也为新学期的并肩奋进埋下了温暖的伏笔。
标签识人:一张便签解锁“多面”伙伴



“请大家在便签上写下一个或者几个最能代表自己的标签,然后结合这个词介绍自己吧!”随着社区服务部主席李喆(新言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提议,大家低头沉思,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张张充满个性的标签接连诞生。

各位部长率先亮出自己的专属标签,社区服务部部长孙景阳(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将“自律”作为标签——长期坚持健身的习惯,不仅帮他锤炼出“自律”的品格,更让这份特质成为他攻克生活难题的底气,也让他在学生组织中始终保持韧劲与持之以恒的行动力。

品牌推广部部长郭潼(育英书院/大数据学院)则以“大大咧咧”定义自己。个人从初入环境时的恐惧和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并主动参与团队活动的过程。谈及转变,他坦言,正是对于“大大咧咧”的坚定,支撑着他在过去一年里逐步克服内心的胆怯,学会主动敞开心扉与人沟通;这份特质也让他在品牌推广部门,总能以热情亲和的姿态快速拉近与伙伴的距离,高效推进团队协作。

文化培育部部长张忠萌(敢当书院/远景学院)则将“内卷”作为自己的专属标签。她自己理解的“内卷”并非单纯的时间消耗式竞争,而是书院伙伴间主动汲取新知识、精进技能,进而实现自我成长与书院整体氛围向上的积极动力。她也借此呼吁大家以“良性内卷”为导向,在相互学习、彼此激励中在书院共成长。
主席“心声便签”:看见不一样的领航者


新学期,新一届主席团正式接棒。他们将带领书院学生组织成员,让“追风”贯穿书院发展的每一刻。此刻,五位主席团成员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专属便签。视觉传达部主席刘帅(新言书院/淬炼商学院)拿着自己“定格照”的便签说:“照片的价值远不止于表面的影像留存,更像在书院我们在一起就会拥有共同经历的宝贵时刻和背后的故事。”文化培育部主席李欣宇(汶阳书院/淬炼商学院)则将“happy”作为核心准则,笑着动员大家:“不管是策划书院活动,还是日常相处,都希望咱们少点焦虑、多点笑容,一起把育英书院打造成充满活力的‘快乐加油站’!”社区服务部主席李喆(新言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用“金砖”来比喻自己:“我就像一块金砖,能根据团队需求灵活补位、发挥最大价值。”他还鼓励大家要始终保持自信:“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15分钟内一定能想出解决办法!”品牌推广部主席颜玉玉(五汶书院/淬炼商学院)将“缘分”视作自己与育英书院的情感纽带:“去年她还是育英勤工队伍里的一员,和大家共事,兜兜转转今年以品牌推广部主席的身份继续在书院和大家共事,这就是我和育英最特别的缘分。”“给自己充“电”,在工作中成长”是综合事务部主席蔡培文(育英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座右铭,期待大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在实干中不断成长。
一张小小的便签,成了打破陌生壁垒的“钥匙”,原本叫不上名字的伙伴,因为一个有趣的标签、一段真诚的分享,瞬间变得熟悉又亲切。
老师寄语:一句嘱托点亮“前行灯”

育英发展导师陈鹏话语满是力量:“看到大家充满活力的样子,我特别欣慰!做学生工作不用怕犯错,关键是要有‘干就完了’的精神态度,敢想敢做才能有收获。”育英书院发展导师杨雅楠则表示育英书院的发展情况,强调了书院团队由新老成员组成,要像家庭般团结协作,以提升书院活动质量。”育英书院发展导师李梦佳特别聚焦“分享”的力量:“我想和大家说,在书院里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次开口交流、每一回经验传递都有意义。无论是分享你的想法、困惑,还是成长中的小故事,这些看似平常的‘分享’,都会串联成我们彼此支撑的力量,也会让每一步书院成长路,都走得扎实又有温度。”育英书院发展导师梁斐以“欢迎”与“期许”为关键词,向新加入组织的干部表示欢迎,同时也鼓励大家:“育英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在这里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书院共生共长。”

今晚没有刻板的流程,没有疏离的隔阂,只用一个个柔软的蒲团,围出了“家”的温暖。只用一张张鲜活的标签,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相信在新学期的征程里,育英书院学生组织干部团队,像一群追着风跑的少年那样,踩着活力的节拍往前冲!不管是筹备活动时的并肩协作,还是遇到难题时的彼此托底,都带着“追风去”的闯劲和热乎劲儿,同心聚力朝着更好的书院一路向前,让青春的脚步跟着风的方向,踏出最响亮的节拍!
撰稿:颜玉玉(五汶书院/淬炼商学院)
摄影:刘帅(新言书院/淬炼商学院)
袁文豪(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