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育英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学泰山】名誉院长精品课第二期—《泰山寻碑记》

时间:2024-10-19 17:44:0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人们常说“最喜风雨故人来”,10月18日上午10点,伴着一场秋雨,第二期育英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于育英书院103拾级空间开课。在本次课程中,育英书院名誉院长周郢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泰山碑文石刻文化,通过结合亲身探寻碑文的经历,让同学们对历史悠久的泰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AD9C7B


“翻书”和“走山”是周郢院长在从事泰山文化研究的四十余年间一直在做的两件事,“翻书”即查阅文献,“走山”即用脚走遍泰山所有能走的地方。在“走山”探寻碑文石刻文化的过程中,周武残刻无字碑和北朝红山刻经是两段最令周郢院长难忘的记忆。

位于泰山玉皇顶下方的无字碑因其铸造时间和内容难以确定一直存疑于世,2022年5月夜间,周郢院长利用从国外学到的投光显影技术,从无字碑上照出2则题记以及其他部分残字。这一现场发现的过程也被《档案泰山》节目——惟石能言篇所记录下来。

同年12月,在徂徕山北麓的化马湾乡红山村,周郢院长与学生翻山越岭,在山峪处寻得了一造像。造像沿石壁而凿,石壁正中雕刻了一尊佛像,在佛像旁的石壁新发现了一处刻经,内容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经过后期专业人士鉴定,这处造像刻经为泰山上有名的佛经《金刚经》中的内容,在以往金石学家的著作中均未有收录。

《泰山寻碑记》精品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同学们在领略泰山碑文石刻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周院长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明白了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同时,周院长在探寻碑文石刻文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收获,也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不断追求卓越。

撰稿:宋玉婷(海右书院/远景学院)

摄影:霍明建(新言书院/智能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