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东岳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我校师生走进泰山豆腐文化博物馆

时间:2025-04-23 17:24:1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春日午后,泰山脚下的豆腐坊里飘散着阵阵豆香。4月21日下午14:00,泰山科技学院东岳书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师生一同走进山东初禾文旅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开展【感召·一箪食】泰山传统美食研学记第2期:泰山豆腐,在豆腐的醇香中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创新性传承:两创理念的生动实践


      第一站,师生来到营地内泰山豆腐文化博物馆,在馆长王小刚(国家级非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参观体验了泰山豆腐制作的完整工艺流程。从选豆、浸泡到磨浆、点卤,十二道传统工序一一呈现。王馆长讲解道:“泰山豆腐之所以独特,不仅在于选用泰山黄豆和山泉水,更在于它承载的泰山封禅文化。比如太极造型的豆腐,就是泰山文化符号的现代表达。”为现场师生提供了泰山豆腐传统工艺创新与现代学术研究的实践思路。

校企协同:构建校企育人新生态

        随后,师生与泰山花样年华研学营地外联部经理刘兵进行会议交流。会上,路澳征老师针对我校书院制育人模式下的劳动教育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基于一块田陆续开展了东岳农耕文化节、田园诗会、田园影会等一系列特色劳动活动。田米爽老师围绕双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劳动课程共同开发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刘经理积极响应,表示将对接高校需求开放研学基地场域,合力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从技艺传承到文化创新的立体化成长平台,共同培育新时代文化传承人才。

场景化教学: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会后,师生一同现场参观研学营地。据介绍,该营地坐拥50000余平方米耕地,共种植20余种作物,养殖5类家禽,是全国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作为泰安研学头部企业,布局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及非遗文化的传承,例如:泰安豆腐、泰山剪纸、泰山挑山工精神等,以爱国主义、考古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配套课程。研学课程包括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素质拓展等多个领域。其中,劳动场地类型多样,涵盖大棚种植区、油菜花田、紫藤树区、家禽养殖区等,并将农业生产、生态景观与研学功能三者融合,为劳动教育提供饱满的场景支撑。

       本次研学深入了解了国家级非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东岳书院将以泰山豆腐非遗项目为载体,探索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之路。相信未来在泰山脚下的书院里定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以校企合作为契机,积极拓展校外联动协同劳动育人资源,为师生搭建更加开放、共享、多元的成长平台。

研学说

非遗技艺的传承不能只靠口传心授,更需要与时代接轨。与泰山科技学院一同建设泰山豆腐工坊,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既能传承古法技艺,又能激发创新思维,为古老的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我期待开设更多非遗相关课程,让泰山豆腐的文化根脉在年轻一代手中继续传承下去。让豆腐不再只是豆腐,借助高校育人资源,让泰山豆腐这张泰安名片更加响亮。

——王小刚(国家级非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此次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扎根于实践。王馆长对“豆腐两创”的构想,如保鲜技术、文创开发等方案,让我更直观感受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可能。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合作,通过课程开发、劳动实践,让非遗技艺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新生。

——东岳书院发展导师路澳征

王小刚老师讲述豆腐制作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匠人的艰辛与精妙,我从不知晓帝王封禅文化竟然也能和传统豆腐制作有关联。如此看来,非遗文化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未来能有更多人爱上这份“活着的遗产”,更加期待泰山豆腐工坊早日开张的那天。

——路淑涵(泰山豆腐工坊主理人)

摄影:李欣灿(汶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撰稿:刘忠徽(育英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