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裹着暖意,拂过九河书院里的竹林,拍照,分享,竹林的光影得到流动。4月8日,九河书院(Y3-110)功能型党团活动室内,“自在探索”九河书院学生团队带着三月耕耘的余温与四月破土的锐气齐聚一堂,在春日的脉络里共同探讨四月的成长脉络。
梳理盘点,四月我们家宴节见


活动伊始,主席团成员海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吴一凡回顾了三月份书院所举行的活动,并且分析了每个活动出现的问题及后续具体解决方法。主席团成员海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黄新茹梳理了九河书院四月将要开展的具体活动及安排。发展导师贾方雷、孙红艳与同学们共同回顾三月醒·春日光节的活动成长,一同细数四月家宴节的点点滴滴。
观影与讨论,边干边学边思考



师生们共同观看了《黄河味道》纪录片,纪录片中对于黄河美食文化与人文故事提供了全新的讲述思路与表达方式。师生们围绕着“家宴节”的活动形式,美食民俗的体验方式、家宴故事的表达与诉说进行了相关讨论。有关书院的特色品牌活动,师生们围绕着“活动结束后,我们除了照片还能留下什么”的天团养成话题开展了新一轮的讨论,贾方雷老师为大家派发便利贴,鼓励同学们集思广益,表达自己,共同创造更有态度、更有味道的家宴。吴一凡以“活动角色”的角度出发,提出特色活动可以从参加者、组织者、旁观者等角度去寻找活动的细节与亮点,以“共创记忆”的方式去提升活动的生命力。视觉传达部新言书院/智能工程学院/刘家萌、综合事务部的汶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郑齐原等同学分别从活动宣传、活动调研反馈等角度对自己的关键词进行了分享。

活动最后,赵瑾老师分享了发起这样的话题的原因,她鼓励学生们全面的理解一场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从自我的组织感受出发,去探索一场活动更多样化的生长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能留下什么,四月,九河书院学生团队将会以“自在探索”为指引,共同去探索话题的答案。
(九河书院供稿)
撰稿:五汶书院/通信工程学院 王启昊
五汶书院/通信工程学院 刘晓
摄影:汶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靳湛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