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高挂,晚星低垂,刚刚下过雨的湖面平静无波,镜心亭点缀着温暖的灯光。9月13日夜晚,镜湖畔热闹非凡,九河书院学生会成员和他们的小伙伴们,九河书院全生异导师和学生们相聚于此,一起晒月光、话团圆、读大咖、做月饼!

读月·月下读书会




夜色微现,“探月之旅”在第一个环节“月下读书会”中拉开帷幕。大家在镜湖边一字排开,手捧《彭蕾传》,在月下与大咖相约。或许是阅读地点的新鲜,或许是阅读形式的新奇,大家不时与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交谈,透过书页上的一行行文字,大家仿佛跟随着彭蕾的脚步,重温她在创业路上的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灯光洒在书页上,仿佛为这些文字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力量。



15分钟的沉浸阅读时间很快过去,来自九河书院/通信工程学院的武守贤同学率先起身分享:“彭蕾是阿里巴巴的18位创始人与合伙人之一,被誉为“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她在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无论是作为支付宝的CEO还是蚂蚁金服的领导者,她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海右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李京阳同学也说到:“没错,彭蕾还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培养,她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影响和带动团队成员共同成长。这种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是我们作为学生干部在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望月·月夜祈福许愿




夜色渐深,大家从镜湖边移步到镜心亭中,带着从大咖身上收获的强大力量,纷纷拿起笔,将新学期的愿望和期待写在卡片上,在月下祈福。“希望我这个学期不要挂科!”“我要变得更自律,天天早起跑步!”大家边写边笑,将这些愿望系在树枝上,树叶随风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每个人的梦想加油。
绘月·举杯邀明月





月亮不仅神秘又美丽,更启迪着人们不断探索、追寻梦想的力量,你脑海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你心中最美的月夜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大家拿起面前空白的玻璃杯与画笔,开始尽情发挥创意,纷纷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月亮与月夜。或许每个人心中的月亮都不一样,但它们同样美丽、同样充满意义,每一个杯子都变成了独一无二的作品,成为这个夜晚最特别的纪念。
尝月·月饼DIY




当然,中秋节怎么能少了月饼呢?手作月饼的趣味马上开始了!在工作人员简单讲解了制作步骤之后,大家迫不及待开始了制作。软软的桃山皮,甜甜的内馅,随机隐藏的鲲宝模具,大家互相交换着桌子上随机分发的原材料,希望集齐所有口味。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开动体验、找寻鲲宝,“我这个模具是鲲宝!”不一会隐藏款就被同学们找了出来。随后,一个个可爱的“月饼鲲宝”新鲜出炉,为大家送上了来自九河的中秋祝福!
醉月·举杯邀明月



“大家快向我们的右手边看,现在月亮已经完全出现啦!”听见主持人的提醒,大家的目光从杯子上转移到天空中,透过薄薄的云层,月亮正在后边向我们“挥手致意”。月亮在天上,在杯上,也在杯中。大家有的拿着自己亲手绘制的“月光杯”,有的接过吧台桌上的塑料杯,开始了“中秋特调”的制作。
柳橙汁+奶油是“月下金桂”,蓝柑+气泡水+柠檬片是“海上生明月”,桂花糖浆+乌龙茶是“云中月”。“桂花真是秋天的味道呀!”“快来尝尝我这杯,美味!”桂花香气四溢,温暖了整个秋夜,也酝酿出了独属于中秋的味道
伴月·月光电影院

月色越来越浓,大家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品尝着香甜的月饼,在一部与月亮有关的动画电影《飞奔去月球》中,结束了今晚这场探月之旅。湖面倒映着电影画面,月光洒在湖水上,电影与现实交织成了一个浪漫的梦境,大家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把所有的烦恼都忘掉,提前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中秋之夜。
月亮是神秘而美丽的,等待我们去探索;中秋节是温馨而浪漫的,中秋节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去探索。月上云梢,今夜,师生们一起在九河书院中团聚,探索有关月亮的精神与味道。
因为月亮师生彼此相约,因为月亮的探索后,师生们拥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题,今夜我们一起探月亮,下次,在九河,我们又可以一起探索什么呢?
感谢九河书院今天精心筹备的这场中秋特别活动,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在书院中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夜晚。在月夜祈愿环节,大家将心中最真挚的愿望书写了下来,期盼着月亮能带着我们的心愿,照亮未来的道路,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在书院和我们的陪伴下感受到温暖、友爱和关怀。
——竞技体育中心/九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 张悦
哇,这次九河书院的中秋活动真的太棒了!月下读书会让我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感觉特别放松。而且大家一起在湖边祈福,写下对未来的期待,那种氛围真的很温馨,感觉我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五汶书院/ 行政管理学院 李佳敏
月饼是中秋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一个团圆的符号,在书院里,我们有着另一种团圆,大家一起做月饼、做饮料、赏月,其乐融融。今天度过了一个有趣温馨的夜晚,也让我感受到了书院的家文化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刻让我们感受到暖意。谢谢九河,谢谢今晚我的朋友们的陪伴,明年中秋我们再来一起晒月光!
——通信工程学院/九河书院 武守贤
(撰稿:刘晓 摄影:靳湛童 曹雷萌)
(九河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