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两点,名家进书院第八期——古今对联鉴赏在东岳书院119室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由徐学利老师继续为大家讲授和解读楹联方面的知识。
过程中,徐老师首先针对上节课程所讲的格律诗的特点、声律规格、创作要点、对联声调等内容做了总结复习,而后结合古诗文以及自己创作的楹联作品为同学们介绍了楹联的常见句式和特殊句式,其中重点讲述了它们各自的平仄声和常见的骈文、律诗、词曲三种句式。

“在现代汉语中,一声和二声都属于平声,三声和四声是仄声。律诗句式每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声体现出这句是平起还是仄起,由最后一个字可以判断是平收还是仄收。”徐学利老师向大家说道。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掌握这条规律,徐老师举了“人间灵应无双地,天下巍严第一山。这句描写红门的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等例子让大家练习,并不时提问,同学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现场气氛高涨。

除了上述常见句式之外,还有一些看起来缺乏规律性的特殊句式,这就是散文句式。散文句式主要包括古代散文、现代白话文和口语。徐学利老师向大家解释道:“此类特殊句式的楹联是把各类节奏形式交错使用,骈散结合,参差错落,通过这种长短节奏的巧妙组合,既产生出了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又能避免语句的平板单调,达到跌宕起伏、张驰有度的艺术效果。”徐老师又让同学们自己读一下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各类散文式楹联,用心感受其中的韵律美感。

本期名家进书院活动顺利结束,同学们在徐学利老师一次次的授课中不断积累楹联知识,每个人的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徐老师鼓励大家要真正将楹联作为认真研习的一门艺术或者爱好,活动最后,徐老师提醒同学们今后在创作时,要在把握好基本规则和技巧的前提下,进一步注重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意境和深度。
(第二书院社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