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悠悠古昔之时,世人巧思妙想,以素纸为基,匠心独运,创制出一门精妙绝伦之手工艺——纸翻花。春风轻拂,纸翻花宛若仙姝轻舞,于微风中轻摇曼摆,绽放出绚烂若霞之光华。此花非彼花,形态万千,色彩斑斓,犹似锦绣画卷中跃然而出之灵物。
12月4日,大数据学院异科导师常晓敏陪伴大家在敢当书院202体验了一场生动鲜活的非遗文化活动——翻纸花。此次活动旨在“铭记历史承遗韵”,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瑰宝在活动中得到了展示和传承。

活动伊始,常老师带大家了解了纸翻花的起源、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纸翻花,又称“纸花”、“翻花鼓”,起源于清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匠心织梦间,硬纸壳与竹签轻舞,彩纸拼接绘繁华。六十日光景,细细雕琢,方得此妙物。夏日阳光下缓缓晾干,色彩层层叠加,每一次晾干,皆是对美的期许。夏日粘纸,冬日成型,四季轮回,纸翻花绽,历史与现代交织,非遗之美,流传不息。

随后,常老师示范着翻花的四个基本步骤:横翻、竖翻、侧翻、抖翻。每一次翻折的花朵形状各不相同。横翻时,纸张仿佛化作了一朵盛开的莲花,优雅而庄重;竖翻之下,纸张仿佛被赋予了坚韧的力量,挺拔而立,化作了一株挺拔的竹子,坚韧不拔;侧翻之时,纸张又化作了轻盈的蝴蝶,翩翩起舞;而抖翻,则如同春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绽放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方寸之间,学生们纷纷动手实践了起来。以灵巧的双手,赋予彩色纸张以生命与灵魂,如同被赋予了魔法,渐渐幻化为形态各异的纸翻花。这些纸翻花,有的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而灵动;有的似绽放的花朵,绚烂而多彩。在翻折过程中,大家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创新与设计环节。鼓励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的纸翻花样式。有的参考自然界的花卉进行设计,有的则借鉴了动物或日常用品的元素。通过巧妙的翻折技巧,这些独特的纸翻花作品被一一呈现出来,令人赞叹不已。学生们最后满怀喜悦地捧出自己的作品,犹如绽放的花朵。

活动在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的芬芳与文化的馨香。此次非遗文化纸翻花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参与者们充分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王院新(敢当书院/大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