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穿过柳叶的缝隙,把碎金似的光筛在镜湖上晃荡,遇霜集市便在这斑驳里悄然开启;指尖沾着桂花的绕指柔,舌尖留着栗子裹着的甜糯,有人用针线缝着秋日记忆,有人拿笔墨描着节气故事,在五汶路的午后慢时光里,既与千年传统文化温柔相拥,也和现代美好生活撞个满怀,这个霜降,因这场集市变得格外温暖。
霜启·华章:秋光正好,静候君至

霜降,秋的终章,亦是冬的序曲。岁至寒露,天地始凝霜,万物渐藏华。2025年10月24日午后,镜湖之畔,秋光潋滟,落叶铺金,五汶书院以“遇霜”为名,倾情启幕一场属于节气、更属于记忆的时令雅集——【五汶人的99种美好生活】第八期:遇霜集市如期而至。在镜湖畔的五汶路上,由千百个家乡记忆织就的民俗长图正徐徐展开。

“开集啦!开集啦!”身着华美彝族传统服饰的主持人声音清亮,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欢迎各位来到五汶书院‘遇霜集市’!今天,我们将一起解锁霜降节气的正确打开方式——不仅能品尝到暖心的时令美食、体验好玩的手作,还能感受到壮族同胞在霜降日舞狮庆丰收、互赠糍粑的独特传统!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舞狮表演,为这场秋日盛会拉开序幕吧!”
霜痕·记忆:一幅地图,千种乡愁

步入集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面巨大的中国地图背景墙。这里,不再是冰冷的地理标识,而是温热的、跳动着的“全国霜降民俗地图”。来自天南海北的泰科学子,执笔为针,以情为线,将家乡的霜降印记——或一句谚语,或一味小吃,或一段旧俗——郑重地钉在属于自己故乡的坐标上。于是,地图活了:胶东的柿饼挂满白霜,江南的糍粑软糯香甜,北国的羊肉汤热气氤氲,川渝的辣味里藏着驱寒的智慧……每一个标签,都是一扇窗口,窥见一方水土的节气密码与家乡的风俗传承。
霜华·雅集:古今交融,意趣盎然


凝霜桂投雅集处”再现投壶古礼,竹矢破空时,中者得桂花糖,未中者吟诵霜降诗句,暗合《礼记》“投壶射礼”的揖让之风。“秀才的诗集坊”摊拆解诗词意象,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与白居易“霜降春林花委地”并列,学子以拼贴诗重构节气意境。


“桂霜甜时记”的蒸笼揭开时,桂花糕上金桂如碎玉嵌雪,每块裹棉纸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句,暗合古人“秋深食桂润燥”的养生哲学。而“书檐酒舍”将肉桂热托蒂与陈皮威士忌调饮教学融入现场,现代酒香里飘出《楚辞》“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悠远余韵。
霜凝·巧思:万物成艺,巧思化境


“画匠扇坊”内,参加者挑选漆料搭配,将扇子旋转放入漆桶染色后缓慢拿出,一把漆扇呈现在同学们眼前,似能看到历史印记与传统文化厚重感。“霜降扭趣”上,以柔软的扭扭棒为材料,既呼应了节气“御寒保暖”的生活需求,也通过可爱的手工成品,为萧瑟的秋冬增添一份温暖的仪式感。


“秋霜印记”摊前,银杏拓片模拟“霜覆枝叶”之景,参与者拓下叶脉如抄录自然笔记,传递物候时节的传统智慧;“七叔的砚田”中,枫木书签刻“柿柿如意”纹样,留白处可题“停车坐爱枫林晚”等秋词名句,将一叶秋色夹作永恒书签。
霜味·家宴:暖胃暖心,至味人间



“栗伯的糖砂”摊前,铁锅翻炒间栗香四溢。摊主拈起一颗金黄栗肉道:“古人霜降食栗,既为‘肾之果’温补脾胃,更借‘栗’谐‘利’,寄愿立冬安康。”不远处,“酿姨的秋瓮”飘出延庆海棠汁的酸甘,一杯饮尽,恍见长城脚下霜染秋山的苍劲。“阿嬷的柿园”在秋意渐浓的霜降时节,执笔挥毫书写与节气相关的传统习俗,以墨香四溢的书法作品作为交换,前往柿园采摘那挂满枝头、金黄饱满的应季柿子。



“药郎的百草匣”化用鲁迅笔下《朝花夕拾》中的采药制茶,信阳霜降茶在陶壶中沸腾,茶汤先敬长辈再奉友人,暖意恰如《岁时广记》所载“季秋藏香”的家族温情。而“柿业梨香”摊上,广西柿饼与福建梨汤同炉飘香,小火炉煨着“事业理想”的谐趣,罐罐壶煮透“润燥养身”的智慧。“货郎的甘饴匣”巧妙地以糖葫芦重现了货郎走街串巷叫卖的场景。山楂外裹着晶莹剔透的糖衣,不仅生动展现了霜降时节“吃糖驱寒防燥”的传统饮食习俗,更承载了老市井中“货郎吆喝、孩童追买”的鲜活生活记忆,为节气食俗平添了一抹浓郁的烟火气息。
霜韵·匠心:笔墨抒怀,艺术疗愈



“孃孃的食肆”举办的霜降节气知识问答活动正火热进行。参与活动的同学回答霜降保暖常识问题,就有机会赢取精美礼品,还能体验特色煎饼制作,在欢乐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霜降纸韵坊”让参加者通过折纸感受霜降魅力,现场指导老师耐心教学,从简单技巧到复杂制作,彩纸折成枫叶、柿子和小动物,传递秋日丰收喜悦。“凝霜藏相阁”最风雅,参与者将艾叶、桂枝填入素布香囊,囊面绣菊桂纹样,寓意“霜降制囊,辟寒纳吉”,香囊可随身驱寒,也能置于案头,藏清暖与雅趣。



“落子有声轩”迎来霜降,万物收敛,棋局争夺激烈,棋手深思布局直至终局,参赛者在此较量。“玉霜甜酌坊”桂花酿十里飘香,吸引同学驻足品尝,酒液琥珀色,荡漾着桂花清韵,甘甜醇厚带清香,温暖了秋日微凉。“霜染枫红离人驿”里,参与者用枫叶做标本,封存秋日浪漫,标本经时间沉淀成艺术品,脉络诉说霜降故事,参与者感受秋之礼物,寄托离别思绪,为远方亲人带去思念。
霜别·暖意:集市虽散,温暖绵长

暮色渐合,集市在欢声笑语中缓缓落下帷幕。同学们手中提着亲手制作的漆扇、香囊,唇齿间留着桂花糕与霜降茶的余韵,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场“遇霜集市”不仅是一次节气的欢聚,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它以可触可感的方式,让古老的智慧在青春的校园里焕发新生,让霜降的寒意消散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相遇。

这个秋天,五汶书院以一场集市为媒介,将风俗美食、时节物候、风土人情、手艺匠心编织成一段难忘的记忆。镜湖的水波记录下今日的欢愉,而属于五汶人的99种美好生活,仍在继续书写。下一站美好,静待与你再相逢。
霜记·余响:一叶知秋,一期一会
“今天我参加了五汶书院的遇霜集市,集市里有烤柿饼,糖葫芦,还有好看的书签漆扇好玩的投壶棋盘,和特别好喝的桂花酿。我参加了一个折纸的摊位,在这里参加者将彩纸折成枫叶、柿子我也勇敢地体验了一下,里面真是充满乐趣,这个霜降过得真的很开心。”
——敢当书院/通信工程学院/刘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药郎的百草匣’的霜降茶。摊主是个亲切的学长,他一边斟茶一边讲解:‘这茶里加了罗汉果和菊花,专门清热润燥的。’我捧着温热的陶杯,茶香混着菊花的甜香,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九河书院/行政管理学院/柴羿成
“今天的‘遇霜集市’让我真切地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从冒着热气的雪梨汤到飘着桂花香的特色酒酿,从精巧的手工书签到充满欢声笑语的互动游戏,每个摊位都让人流连忘返。这个午后,我不仅体验了节气习俗,更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温暖与友谊。”
——敢当书院/通信工程学院/张子昊
(书院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