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盛夏的书院,流淌着别样的温情。当异科师生围坐共包饺子,当指尖跃动搓出清凉冰粉,当创意手作串起斑斓彩珠,当“纸短情长”倾诉如山父爱,当“花开两季”延续爱的约定。这不仅仅是一场场手工活动,更是一次次心与心的靠近,是情感在指尖的流淌,是文化在传承中焕发的新魅力。
段绪胜:萝卜萝卜,跑到饺到子里来
(智能工程学院/敢当书院)
为了增进师生情谊,让同学们在校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近日,我们在泰山科技学院东岳书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活动。异科老师们走出课堂,与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动手包饺子,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
活动现场,异科老师早早准备好了饺子皮、馅料、擀面杖等包饺子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异科老师们一来到现场,就立刻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和同学们一起剁馅、调馅,饺子馅用的是我们工坊自己种的萝卜。老师们耐心地向同学们传授包饺子的技巧,“饺子皮边缘可以沾一些水,这样包出来的饺子才不容易破皮”“馅料不要放太多,不然不容易捏紧”。同学们围在老师身边,认真学习,很快就掌握了包饺子的要领,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场面热闹非凡。
不一会儿,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就在师生们的手中诞生了,有圆润饱满的,有精致小巧的,还有创意十足的“个性”饺子。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在等待饺子煮熟的过程中,师生们围坐在一起,聊学习、聊生活、聊兴趣爱好,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包的饺子,虽然饺子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味道却格外鲜美,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师生们共同的努力和满满的心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和老师一起包饺子感觉很亲切,就像和家人一起过节一样,特别温暖。”

此次包饺子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了动手制作美食的乐趣,也为师生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泰山科技学院东岳书院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书院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书院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李硕、陈春梅、刘运杰:手搓凉凉糯冰粉,开启冰凉三重奏
(淬炼商学院/东岳书院;淬炼商学院/瞻岩书院;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
6月14日16:00,李硕、陈春梅、刘运杰带领异科学生共同举办了亲手制作传统美食冰粉的活动。 首先,李硕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冰粉的由来以及制作方法,让同学们对这道传统美食有了更深的认识。随后便开始为同学们按比例配置原材料。
随后,邵銘祥同学自告奋勇,率先开始了冰粉的制作过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有的负责搅拌,有的负责分配小料,尽管过程中有些许的忙乱,但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克服了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困难。李硕老师则在一旁耐心指导,确保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冰粉终于凝固成型。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冰粉,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会了制作冰粉,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活动的最后,老师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制作的冰粉,享受着劳动成果带来的甜蜜。整个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这次共同的劳动体验而更加融洽。此次冰粉制作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了传统美食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宝贵的生活技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牛敏、范红:纸短情长·父爱如山
(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海右书院)
父亲节来临之际,6月12日,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海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牛敏、范红与学生们开展“纸短情长·父爱如山”异科导师活动,为学子们搭建起一座传递亲情与感恩的桥梁,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感恩氛围。
导师指导,笔下生情
异科导师引导同学们拿起笔,将内心的情感化作文字,鼓励同学们不要拘泥于形式,尽情抒发自己对父亲的爱与感激。有的同学一开始有些羞涩,不知从何下笔,异科导师们便耐心地与他们交流,引导他们回忆与父亲之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你可以写写父亲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你的鼓励和支持。”异科导师范红温柔地对学生说道。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渐渐进入状态,笔尖在信纸上沙沙作响,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父亲深深的爱。有的同学写道:“爸爸,您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为我遮风挡雨,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无所畏惧。您的爱虽然沉默,但却如影随形,陪伴着我渡过每一道难关。”还有的同学写道:“那一个个疲惫却依然坚定的眼神,是我这辈子最温暖的依靠。”
信件传递,爱满家园
同学们将写好的信件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贴上爱的标签。这些信件带着同学们满满的爱与感恩,跨越距离,送到父亲们的手中。许多同学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正式地给父亲写信,内心既紧张又期待。他们相信,当父亲们收到这封信时,一定会感受到自己深深的爱。
纸短情长,父爱如山
此次“纸短情长·父爱如山”异科导师活动,不仅让泰山科技学院的同学们学会了用文字表达情感,更让他们懂得了感恩和珍惜。同时,也增进了异科导师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相信在这个父亲节,每一位收到信件的父亲都会被孩子们的深情所打动。泰山科技学院也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责任感、有爱心的新时代青年。
梁兴悦:花开两“季”,一场关于爱的花约
(淬炼商学院/汶阳书院)
毕业季的阳光洒满校园。穿着学士服拍照的人群中,异科导师梁兴悦抱着29束鲜花,安静地站在树荫下等着她的学生。两年前,她用鲜花迎接他们的“入学季”;两年后,她又用鲜花送别他们的“毕业季”。这场关于“花”的约定,在毕业的这一天,画上了温暖的句号。
回想两年前的那个秋天,刚当上异科导师的她,心里又紧张又期待。她不想只是做个传统的老师,她想让刚进大学的新生们感受到朋友一样的关心。2023年10月12日,在瞻岩书院的“Hello会客厅”,第一次见面,她带来了自己亲手准备的29朵花。一朵朵仔细包装,把心意包进去。这两年里,梁老师就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一直陪在这些学生身边。谁遇到了难处,她就耐心听;谁取得了成绩,她真心高兴。她记得他们刚来时略带迷茫的眼神,也见证了他们一步步的成长。现在,毕业的日子到了,她觉得该用最初的方式好好道个别。就像两年前她送出那29朵迎接新生的花一样,今天,她再次捧起鲜花,送给即将远行的毕业生们。这束花,是对这两年共同走过的时光最温暖的纪念。
看着学生们接过鲜花,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轻声对他们说:“两年前,用花迎接你们;今天,再用花送送你们。这场‘花约’圆满了。希望你们未来的路越走越好,走向繁花盛开的地方。我会一直为你们鼓掌。”
这29束鲜花,从开始到结束,串起了两年的师生情谊。花会凋谢,但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那些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和陪伴,会一直留在学生们的记忆里,陪着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王静:七彩珠玉,串联缤纷
(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
6月12日下午16:00,王静老师带领行政管理学院秘书学的异科学生,在海右书院开展“手链+手机链”DIY活动。桌面上七彩珠珠和配饰等材料错落摆放,在光线下映出缤纷光彩,为书院增添夏日活力。
活动伊始,王老师本以为学生会优先参考网络上的热门款,不料大家见到各色材料后立即自己动手创作起来。创作过程中,王老师会穿梭于学生之间,耐心地为不会收尾的同学演示弹力线的打结技巧:“打结时记得将绳结拉紧并且多打几次结,防止绳结散开。”师生间的愉快交流声与珠串碰撞的清脆响声交织,形成热闹的创作氛围。
来自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的张欣悦同学挑选黑色陶瓷珠与红色、白色的异型陶瓷珠撞色,迅速完成一条酷感十足的黑色系手链:“这两颗红色珠子很亮眼,正好配我朋友明的媚风格。”张继欣同学则用透明链条扣搭配专用绳结,做出果冻质感的手机链:“挂在手机上像带着夏日冰块,看着就凉快!”更令人惊喜的是王佰顺同学打破男生常规配色,用粉黑两色珠串串联出精致手链:“本来想做黑色系,但粉色珠子很温柔,就想试试撞色。”姚菡清同学则选择黄绿配色珠串制作手机链,清新的色调被同学们笑称“把夏天挂在了手机上”。张艾格同学把云朵挂在了手机链上,中间的幻珠裹着雨后彩虹的碎光,泛出绚丽的光彩。
两小时后,同学们的手腕和手机上挂满了自制的饰品。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的滕欣同学捧着风格各异的几个手链纠结“该送哪条”。唐瑞同学举着自己的糖衣炮弹手机链说:“刚开始还想着早点结束,现在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特别有成就感!”张添羽同学展示着自己做的手链和手机链感慨:“对比起来,自己原来戴的都黯淡无光了。”
活动结束时,每位同学都捧着满载心意的手工作品,笑容里洋溢着对夏日的独特纪念。这场手作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释放创意,更以亲手制作的饰品为纽带,串联起同窗情谊与夏日时光。
张思远、袁艳梅、徐晶:指尖跃动传统文化,书院绽放手工魅力
(行政管理学院/敢当书院;行政管理学院/海右书院;大数据学院/海右书院)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近日,通识教学部张思远、袁艳梅、徐晶三位老师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主题活动,活动在敢当书院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参与。
活动伊始,老师们亲自示范,从布料的选择、裁剪到针线的穿引、缝合,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同学们纷纷拿起针线,认真模仿,虽然一开始手法略显生疏,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一针一线间,艾草的清香弥漫在书院,同学们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古老的传统文化对话。大家一边制作,一边交流心得,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穿手串环节同样精彩纷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珠子,发挥创意,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手串。有的同学选择了清新淡雅的配色,展现出宁静致远的气质;有的同学则大胆搭配,打造出时尚个性的风格。在穿珠的过程中,大家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审美情趣。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同学们手中的艾草包和手串逐渐成型。看着自己的作品,大家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这些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不仅是同学们劳动的成果,更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体验和传承。
此次手工主题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它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在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会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继续探索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巩少雯:趣绘时光书院里,彩绘梦想进行时
(淬炼商学院/海右书院)
当炽热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当蝉鸣与欢笑交织成夏日的旋律,一场充满活力与创意的艺术盛宴在校园里精彩上演。于6月16日在五汶书院红色展览馆举办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石膏娃娃创意彩绘活动。
活动现场,老师精心准备了形态各异的石膏娃娃模具,包括可爱的卡通形象、经典的动漫角色等,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样的创作选择。洁白的石膏娃娃在同学们手中,仿佛变成了等待赋予灵魂的艺术品。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为大家讲解了彩绘的基本技巧、色彩搭配知识和注意事项。同学们认真聆听,跃跃欲试。
随着彩绘活动正式开始,现场瞬间热闹起来。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绘画才能,拿起画笔,蘸取颜料,精心勾勒、细致涂抹。有的同学将石膏娃娃绘制成充满梦幻色彩的童话形象,有的则结合当下流行元素进行创作,还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地在石膏娃娃上绘制出独特的图案和文字,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情感。大家专注的神情、灵动的笔触,让一个个原本单调的石膏娃娃逐渐焕发出绚丽多彩的的生机。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有的同学还主动帮助绘画基础薄弱的同伴,共同完成作品,展现出了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经过几个小时的精心创作,一件件色彩斑斓、创意十足的石膏娃娃彩绘作品新鲜出炉。看着自己亲手绘制的精美作品,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
此次,石膏娃娃创意彩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丰富了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编者札记:全生异科导师们跳出课堂的框架,在书院的烟火气里搭建起情感桥梁。异科导师制的魅力从不在宏大叙事,而在将教育拆解成无数个温情的切片,让师生在共同经历中完成心灵的靠近与生命的映照。愿这些被记录的时光,能让更多人看见:教育本就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而书院的每个角落,都在生长着不期而遇的感动。
(书院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