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紫薇花盛开,从游共成长。全生异科导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类育人资源,以饱满、热情、创新的思想贯彻责任与爱,构建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不断涌现出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成长故事。使“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校园文化,正在悄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师生在校园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者简介:张玉娇,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大数据学院、汶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初级心理催眠师,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成员,泰安市心理学会会员。主要负责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擅长用认知疗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累积开展心理咨询达300小时,任职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在山东省心理健康活动月、挑战杯学术竞赛中获得省级奖项。
时光总是如潺潺流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羞涩的女孩,何时学会了侃侃而谈,那曾萦绕着她的烦恼,又在何时褪去了锋芒。她曾是踌躇徘徊,不知何去何从,终究在努力和试错中,挖掘自我潜能,步步往前,成就灿烂自我。
一位羞涩的女孩
在秋日的傍晚,我踏进一教107与我的异科学生开启第一次见面,从那刻起我开始意识到,我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生。面对这群00后小朋友们,我极力表现自己的温柔可人,努力扮演一位好老师的形象。
初来乍到,我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在众多新面孔中,有一个女孩特别引人注目,我们暂且称它为小雨同学。她坐在活动室的角落,低着头,长发遮住了半边脸颊,显得格外羞涩。自我介绍时更是涨红了脸,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她的羞涩,而是在第一见面会中只有她自己带了纸、笔。她的认真、细致深深打动着我,真的是难得可贵的品质。之后与辅导员的交流,更让我对这位姑娘有个更立体的认识。小雨的成绩中等偏上,但从不主动发言,即便是课堂上最简单的提问,她的眼神也总是躲闪,仿佛害怕被注意到。但同学和老师对她有着极高的评价,她总是会默默照顾周围同学,加入学院学生会后,对老师交代的工作任务更是保质保量完成。
我意识到,在这个寡言少语的小女孩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她或许正被某种无形的屏障所困,需要有人去打破这份沉默,引导她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一次走心的谈话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特意邀请小雨来到办公室,想与她来聊聊天。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我微笑着请她坐下,递给她一杯温水,试图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小雨,老师注意到你平时很安静,但老师知道,你内心一定有很多想法和梦想,对吗?”我试图打开她的话匣子。
起初,小雨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没有言语。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些经历。“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不知如何开口”,“参加工作后第一次站上讲台,思绪混乱,但是一次次鼓励自己,克服胆怯,现在也可以游刃有余。”当我讲到关于克服害羞、勇敢表达自我的故事时,我发现她的眼神开始有了变化,从最初的躲闪变得专注而认真。
小雨也开口分享起自己的故事,“中学时的自己很活泼,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升入高中后,周围同学们的优秀,渐渐让自己失去老师的关注,成绩开始下降,越想证明自己,越是无能为力。后来,自己变得不爱讲话、自卑”。
听完小雨的讲述,我给她竖起一个大拇指,并告诉她“能把自己的挫败讲出来,正面她,改变就要发生啦!每个人都会有害怕和不确定的时候,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成长。”我鼓励道,“小雨,在我们眼里,你有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见解、强烈的责任心,这些都是你独一无二的品质。不要因为自己的羞涩,埋没自己的优秀,成绩也只是代表你一个阶段的数字。老师相信,只要你愿意,你一定能在更多人面前展现你的才华。当体验过成功后,你的自信会被放大。”
这次谈话之后,我开始不定期给小雨发信息,鼓励她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完满活动,虽然起初她都是婉拒,但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变化。渐渐小雨开始对我敞开心扉,在接收到她参加校级舞蹈大赛的视频后,不仅让我感叹她的多才多艺。再看小雨,改变正在她的身上悄然发生。
一场艰难的比赛
在和小雨接触久后,发现她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小雨大一时,我邀请她加入我们的课题项目,担任课题负责人。那时的她无比胆怯,否定自己,在做课题的1年多时间里,小雨经历了太多第一次,第一次深入高中,与班主任沟通给学生发放量表;第一次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反复真诚的沟通。疫情来临,无法出校门做调研,被迫中断的项目,她多次思考后转为线上继续坚持。小雨所有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终于我们的课题出现在山东省十八届挑战杯的省赛名单中。备战省赛时间很紧张,小雨牺牲休息时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专注与努力。她反复修改稿件,甚至深夜还在向我请教某个数据如何解读。我耐心指导她,帮助她梳理思路,提升条理性。同时,我也鼓励她多与团队同学交流,听取不同意见,这让她逐渐学会团队合作与沟通。
决赛当天,小雨站在答辩讲台,虽然双手微微颤抖,但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她用那略带羞涩却又充满力量的讲解,赢得了评委老师的肯定。那一刻,她已经跨越了内心障碍,实现自我突破。最终小雨带领的团队拿到山东省一等奖。
出结果的那晚,小雨给我发微信“老师,我现在都无法相信自己能拿到一等奖。回想高中时胆怯的自己应该会感谢现在努力的我吧!老师,我现在浑身充满能量,感觉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我回复到:“现在你尝到成功带给你的高峰体验了吧(*^_^*)”。省赛回来后,小雨同学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她的收获,积极参加书院部组织的大咖阅读分享会并赢得了不错的成绩。人生总要不断的突破与挑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段新的旅程
山东省挑战杯比赛和大咖阅读分享会的的成功,像是一束光,照亮小雨前行的道路。她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大二时,我们还一起创立了“屿你艺术疗愈”项目工坊,跨界未知的艺术领域,展现美带来的心灵冲击。她不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的女孩。她的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更重要的是,小雨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大三下学期,小雨告诉我要备考研究生,想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突破,我帮她梳理了几点考研技巧,鼓励她勇敢追梦,并承诺会一直做她心灵的守护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雨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从专业课和英语单词入手,踏实走好考研路。学习的路上是孤独的,我时常会给她分享鼓励她的心灵鸡汤,也劝她学会劳逸结合。她会笑着回复我说:“老师,我才刚开始学习就让我休息呀”。她还会定期与我分享她备考路上的小确幸和小烦恼。每一次的交流,都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也更加热爱的走下去。
临近大三结束,因为她备考六级和期末考试,许久没有小雨的消息,某天我从学生工作处公众号上得知小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作为她的异科导师,那一刻我是无比骄傲的,小雨的获奖证书,更是被我下载后保存在电脑的荣耀夹中,作为一份勋章被珍藏。
一段简单的回复
很荣幸,在小雨最灿然的年华中陪伴她成长,我是第一次当老师,她也是第一次进入大学,我于她而言,是师长更是朋友,相互成长,彼此成就。小雨于我而言,更是我教学路上的洁白珍珠,精心呵护,守望陪伴。生活有焦点就会变得美好,就像小雨始终明确自己的方向,用勇气走好每一步。现在的小雨积极、主动,有思想,有行动,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闪闪发光。担任异科导师已有3年多时间,我有时会会想这个角色是如何对学生产生影响,经过与小雨的相处,我找到了答案,是那份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让我们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每一个学生,去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实现价值。而小雨的蜕变之旅,正是异科导师教育理念的最好诠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和耐心,他们终将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