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紫薇花盛开,从游共成长。全生异科导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各类育人资源,以饱满、热情、创新的思想贯彻责任与爱,构建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不断涌现出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成长故事。使“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校园文化,正在悄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师生在校园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作者简介:周雨童,通识教学部教师,/大数据学院,淬炼商学院、东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 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通识教育,发表《聊城市孙屯村“太上老君”窑神信仰研究》《民族服饰空间论》《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论壮族服饰展示方式与服饰美学的相互关系》等论文,论文多次入选民俗学会年会、大学素质教育年会等学术论坛并作专题发言,主持、参与教育部、省级等各类课题。
她说:“我要把微信名改成‘沙耶加3.0’了。”
我说:“对呀,谁是沙耶加?你的微信名为啥叫‘沙耶加2.0’呀?”
她说:“有个电影叫《垫底辣妹》!电影就介绍了一个叫沙耶加的女孩,她高中的时候因为家庭呀个人呀各种原因,不学习、天天玩,成绩特别差。后来呢,她在一个老师的帮助下,从只有小学四年级水平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立下考取庆应大学的宏愿,并且最后考上了呢。”
曾经学过编导专业的我,观影无数,这次对话真是让我非常惭愧。对话结束的当晚,我就去看了这部电影,我也窥见了,我最喜欢的这个女孩、top“辣妹”、我的异科学生——孙亚楠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故事也从“沙耶加”悄然开始。
原来我们都是沙耶加
亚楠是初中毕业考到中专,经历春季高考到专科,又参加专升本考试来到了泰山科技学院。2023年,对我们两个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我入职泰山科技学院、亚楠经过多次升学终于到泰山科技学院。因为全生异科导师制,我们相遇了。
“老师你知道吗?我还上过《奔跑吧》呢”
“啊?是那个有邓超、Angelababy的《奔跑吧》?”
“对啊,我之前学学前教育,我还近距离抱孩子给林一看过呢。林一!那可是林一!可帅啦!”
因为一次关于综艺《奔跑吧》的讨论,我跟亚楠之间开始了无数次的聊天。

我跟亚楠非常爱聊天,用微信、在书院、活动中、外出时,聊八卦、聊工作,还能聊聊对世界的看法。在一次次聊天中,我发现我们两个都是“沙耶加”。
刚一认识,我就知道亚楠“中专-专科-本科”的学习经历。对于我来说,她突破学历的限制,一步步往上爬,简直可以被称为“传奇”。亚楠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每学期成绩都名列前茅,是非常积极向上爱学习的人。因此,我心中总有疑惑——亚楠这么上进,为啥当时考进中专呢?
有次聊天,我就问她:“亚楠,我感觉你是非常积极向上、比较爱学习的人。当时为啥选的去中专呢?”
亚楠说:“因为和我们那里的分数线差了12分。”
这些年,亚楠的专业学得五花八门,中专是在济南市莱城工商旅游学校学的旅游管理,专科是在济南职业学院学的学前教育,本科是在泰山科技学院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她在中专时,曾经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各地做导游带团,她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发现了学历与知识的重要性,才决定不断升学。
亚楠跟我讲了她在做导游时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在带领游客前往山西博物馆的时候,博物馆里有小学生讲解员在绘声绘色地讲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亚楠非常羡慕。她反观自己,知识储备量少、表达能力差,与小朋友相比简直“弱爆了”。她说:“我确实当时确实是见得很少,那些东西根本讲不出来。然后加上别人问我多大了、在哪上学的时候,我真的不好意思开口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专生,只是因为考了导游证,所以才能过来带团。别的导游几乎都是专科或者是本科,我的学历有点拿不出手。”于是,她从“垫底辣妹”成为“沙耶加1.0”“沙耶加2.0”。

我想,她是有“自我觉醒意识”的。这一点,我们是相似的。
初中,因为对理科的不擅长、青春期的叛逆,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我也因为“12分”的差距考到了市里排名比较靠后的高中。但在高中,我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成为学校文学社主编、《泰山晚报》小记者,对写作与采访有了极大爱好。在爱好的驱使下,我来到山东艺术学院学习了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继续读研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业,不断在祖国大地上展开研究,从事我所热爱的专业。某种意义上,因为热爱,我也经历了“沙耶加”般的成长。
是相同的“自我觉醒”,我们关系越来越近。她说:“在你之前没有一个老师是和我这样好的,即使再好我总感觉有种上下级关系。”我想,这就是全生异科导师的魅力,我们交流平等、互相陪伴,彼此发现了世界上灵魂共鸣的“知心朋友”。

沙耶加爱“凑热闹”
当我问亚楠“你觉得咱们学校怎么样”的时候,并且要求她一定要真实作答。
亚楠说自己是个“爱凑热闹”的人,所以觉得我们学校的完满活动能够让她特别放松与自由,她也愿意花时间去参与。
2023年,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让“爱凑热闹”的亚楠第一次感受到泰山科技学院的特色。10月23日,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正式通知,我就在异科学生群里鼓励大家多多参赛。亚楠主动联系到我,希望能够写篇论文参赛。过后,我们见面对亚楠家乡莱芜的民俗展开分析。当然,莱芜也是我的老家,我们都非常了解。很快,我们就对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很感兴趣的“家堂习俗”展开了研究。

在我的建议下,亚楠以《乡村礼治秩序的审美呈现——论鲁中地区祖先信仰习俗中的家堂图像》为题进行论文写作。一个月的时间,我带领亚楠展开论文检索、论文写作、写作规范、标题凝练等各方面的研究,完成了八千余字的学术论文。复赛时,我也拿来了我自己老家的家堂图像,让亚楠近距离观赏、在台上配合演讲展示。可惜的是,传承了几代的家堂图像,在我帮助亚楠展示的时候,被撕毁了小部分。经过初赛筛选、复赛现场展示,亚楠如愿进入决赛。
初赛评审工作结束后,评委老师找到我,表示评委们都对这个选题非常惊讶,他们一致认为从“家堂图像”思考到礼治秩序与审美呈现的相互关系,十分具有学术价值,充分展现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学术问题、深究学术问题的能力。
11月底,我们开始备战决赛。23个题库问题,我与亚楠逐个分析。同时,我开始深入了解亚楠的经历,结合她的个性化经历分析成长。备赛时间紧张,我跟亚楠都在甲流的情况下,每天都晕晕的、每次见面都戴着口罩。当时,我在准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成果展”,承担展品创作、展陈等各项工作,经常在凌晨再与亚楠沟通比赛事宜。虽然时间紧、工作繁忙、身体不适,但我们仍一起把题目完善准备得很好。当然,备赛期间也给予了亚楠充分的陪伴,线上安慰,线下借给她我的小电驴骑,一起吃饭、备赛。我觉得,是困难与挫折让我们更进一步。
12月1日,博雅杯决赛,我所在部门主办的“古韵何以今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成果展在第三教学楼开展,亚楠在青未了比赛,我便两个地方来来回回。最终,亚楠获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奖项,她现场表现得很好,从容、大方、思路条理清晰、回答个性有深度,我也很感动。比赛后,我们也分析了没有取得更高分数的原因,我们都说或许是我们准备得太好了,以至于她太放松了,让自己的站姿不太优美。当然这也是我们的猜测。亚楠制作了特别精美的vlog,以记录我们备赛的过程。通过这次博雅杯的比赛,我跟亚楠快速成为朋友,都认为,每一件共同完成的事,都能拉近彼此距离,都能促进彼此成长。也是通过这次比赛,我相信了异科导师的力量、亚楠真正认识到通识素养的价值。

亚楠最喜欢的就是在我的工坊体验各种非遗项目。亚楠知道我的办公室在东岳书院后,经常来找我“玩”,她会跟随我们非遗传习社的同学参与非遗传习活动、在我的泰山剪纸工坊学习刻纸技艺、帮助我们师生团队进行非遗展览的作品创作,她做的事情没有任何加分,她是真的喜欢。亚楠参与活动的时候,我会经常给她拍照,每次看到她活动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亚楠太美了、太灵动了、太美好了。亚楠跟我说:“参加活动太开心了,还有人帮我记录生活。啊啊啊啊啊!”我实在不能说这些活动能带给亚楠什么实际的价值,但是她在快乐幸福的时候,我就特别幸福与满足。每每路过学校镜湖旁边时,我便抬头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喜乐”这句标语,我都会想到——亚楠每天都在创造、都在喜乐,那么她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春天,我带亚楠去大汶口玩儿,她超级开心。在汶河旁边,我们参观博物馆、玩泥巴捏泥塑、野餐、谈心。在汶河旁边,我们一同感受穿越千年的历史底蕴、品尝很久没吃到的“垃圾食品”、体验春风拂面、给河边洗衣服的阿姨拍照、挑逗羊群中最可爱的小羊。我记得,带亚楠他们来到陶艺制作技艺传承人家里体验陶艺的时候,我心想——“亚楠一定擅长这个”。但是,亚楠捏泥巴却是一塌糊涂。我突然意识到,亚楠不是我印象中的全能选手,我们的学生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什么都擅长的。学生们有所擅长,必定会有所不擅长,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便是耐心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享受自己闪光点带来的自信与自洽。大概,这便是完满教育的终极意义。

爱“凑热闹”让亚楠能深度参与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她把这些完满活动成为自己人生与生活的一部分。我的性格偏向安静,亚楠的积极态度也在一直激励着我能更喜欢“凑热闹”。我想,我们已经成为彼此最为重要的“成长伙伴”
是孙亚楠,而不是沙耶加
亚楠快毕业了,她马上要变成“沙耶加3.0”了吗?我想,答案不是的,她是孙亚楠。我们崇拜偶像,但最终会成为自己的偶像。
亚楠从入学开始,就一直在为就业做打算。虽然我一直想让她考研。
刚入校,我就为我的异科学生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成长档案。基于专升本的学生特征,我细化了大家的成长目标,同学们也非常坚定地向我展现了他们的考研、考公、就业、国外留学等目标。而亚楠,从入学起就坚定了毕业后工作的想法。由于现阶段就业形式、学历提升难度等各方面分析,我一直建议亚楠考研,但是也充分理解她一直奋斗的过程,体会到就业的困难,无条件支持亚楠的决定。
因此,“就业”成为我们之间的一大关键词。亚楠每到假期都会去外地实习,回校总会跟我谈谈实习的境况、工作的烦恼与成长,我也会经常讲我初入职场的成长与困惑,我们相互倾诉、相互陪伴。我时常听到亚楠的好消息——多次“专业综合成绩第一”、找到了情投意合的男朋友、拿到了北京暑假实习的机会……
2024年5月,亚楠在微信上跟我聊天说:“童姐童姐,上次我给你分享的那个模拟求职大赛还记得吗?刚才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进去了全国总决赛,我现在好纠结要不要参加呀,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但是又很浪费时间,比赛时间大概在月底,地点是山西晋中信息学院。”我及时分析此次比赛的优缺点,相信亚楠站在舞台上是有魅力的,鼓励她展示自己的魅力、不要留有遗憾。我相信,我的陪伴与支持让亚楠更有信心走出学校。后来,我给亚楠完善优化简历,并且针对一些结构化问题进行逐一分析。记得参赛前,亚楠去照相馆拍了个人写真,她第一时间把底片发给我,信任地问我怎样修图更适合、穿什么衣服最合适。亚楠说了好几次,问:“这个指导老师为什么不能填你呢?”我在心中默默想——亚楠,能在你的人生中陪伴你成长,我就足够幸运、足够幸福啦。


2023年6月初,我在重庆出差,亚楠在山西比赛,我们获得了更多成长。最终,亚楠在第二届“完满起航·赢在职场”全国大学生职场模拟招聘大赛的205536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在全国总决赛的比赛中展现了最美丽的自己。她这次比赛的应聘岗位是舆情监测,整个比赛与备赛过程中,我看到了亚楠在我校大数据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习反思,以及在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期实习的积累。
“干一行、爱一行、思一行”用来形容亚楠,再合适不过了,从中专旅游管理专业的带团导游到专科学前教育专业支教服务,再到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舆情监测,她一直在遵循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的道路,形成了她个人丰富的技能储备和独特的成长轨迹。

我经常在我的通识选修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亚楠奋斗与成长的故事,课上的学生们也总是追问与感叹——“她现在呢?”“她以后还考研吗?”“她怎么这么厉害!”“她的人生太精彩啦!”。有次在选修课《生命科学中的伦理》授课快要结束、与学生交流时,我介绍了亚楠,很多学生下课都跑来跟我继续聊天。因为亚楠的故事,我的选修课学生潘其栋也向我展开心扉,跟我倾诉他的艺考故事、专业热爱与未来规划。其栋对我说:“老师,我是在浙江学美术的,高考政策变化,我裸考参加的高考来到咱们学校。听了刚刚你说的学生的故事,我觉得我可以继续自学美术啊。”我也给予其栋很多鼓励,并告诉他我们周围很多学生都在不断坚持自己的热爱、不断升级更新自己,别人可以做到、其栋也能做到。因此,我相信,亚楠已经从“沙耶加”变成了“孙亚楠”,她也带动了更多同学的转变与成长。
对于亚楠,我有无限的喜欢与自豪,我会毫不避讳地告诉大家,亚楠是完满的学生,泰山科技学院的“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促成了亚楠的成长。亚楠要毕业了,她的成长轨迹全面地展现了学校所赋予她的完满价值、通识素养与不断创造幸福人生的勇气。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与人生中,亚楠一定会因为在泰山科技学院的生活更加幸福,我也会因为与亚楠的相处更加快乐。我们都会在彼此的陪伴、影响之下,成为加强版的自己、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成为彼此的“人生导师”。
我本科、研究生毕业都没有参加过毕业典礼、没有穿过学士硕士服、没有拍过毕业照,我跟亚楠约定她毕业时我们一起穿学士服、拍毕业照。
与亚楠共同完成这篇文章,一是因为亚楠快要毕业了留作纪念,二是因为亚楠的故事很有感染性,我想用我跟亚楠的“沙耶加”故事感染、带动更多“沙耶加”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创造专属自己的喜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