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炉茶思编者按: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往往。邀一位智者,聚三五好友,引数位门生,话天地百家。一个土陶小泥炉,一张铁丝网。一壶沸腾的茶,一团燃烧的炭。书院“围炉夜话”是我校创新实施的一项专项活动,旨在通过此活动将企业大咖、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知名校友们的时光故事慢慢碾碎,细细道来,望这些经验、感受能够启迪泰科学子们日后生活。


12月3日下午14:30,书院部在育英书院从show排练室(Y8-115)开展了第五十期“书院围炉夜话”,本期活动邀请理学博士、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访问学者《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编审的于海琴教授为主讲嘉宾,围绕“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师生展开深入探讨。活动由学校《高校素质教育研究》主编高汉运教授主持。全生异科导师代表及学生共60余人参加。

围炉实况:茶水翻滚沸腾时,素位怀玉受初心
伴随着茶水沸腾声音以及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大咖和嘉宾们纷纷入场,高汉运教授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并介绍于海琴教授的履历,拉开了本场关于“素位而行,被褐怀玉”围炉夜话的序幕。于海琴教授将分享主题确定为“素位而行,被褐怀玉”,这两句话分别出自于《礼记·中庸》和《老子·德经·七十章》,表达了她对本次活动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的期望,同时也希望参与者能够在活动中领悟到安于所处地位努力做好应当之事以及有才华而不显露的深刻内涵。
于海琴教授首先分享了她在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经历,她提倡融合科学与人文教育,重视阅读、写作和艺术,“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于海琴教授向师生们介绍了哈佛大学的历史、教育理念以及文化传承,哈佛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地位并在教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哈佛红”的浓厚氛围对她的访学经历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在场的师生纷纷鼓掌,对于哈佛大学有了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于海琴教授还提到自己在哈佛大学访学时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外国友人感到震惊,以此鼓励我们当代青年要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不要畏惧未来的挑战。而作为一位编辑的角度,根据于教授多年的从业经验,她认识到了写作的重要性,并为我们泰科设有创意写作课大加赞赏,认为我们身处在非常浓厚的写作氛围中,环境对我们的个性写作也能带来帮助。提到我们当代青年是极具活力与蓬勃激情的,可从多个角度发现美,汲取写作的灵感,写作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技能,也能让我们更加善于表达。当然,我们也可以多加阅读,在不断阅读中学习,循序渐进地形成我们自身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这样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阅读策略和培养我们的个人兴趣,从而达到一种个性化。而于教授也在本、硕、博的学习与美国访学的经历中,不断加深对通识教育、工程教育和读写教育的研究,促成了《鱼游哈佛:学习改变世界》的著成和出版。
围炉问答一:谈当今时代阅读经验作品之重


来自瞻岩书院/智能工程学院陈金宝同学问道:“当今时代您对阅读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呢?”于海琴教授对此问题加以赞赏,答道:“首先,阅读前需要明确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类型或者相应领域的书籍;其次,阅读过程中尽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干扰,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词句、重要观点记录下来;然后,学会精读和略读,对于核心观点、关键情节部分精读,深入思考理解,对于一些辅助说明、举例内容可以略读;最后,阅读后可以写读后感,梳理自己的收获和想法,加深对书籍不同角度的理解。”
围炉问答二:作品之争,写完重于写好

来自五汶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王佳颖同学笑问:“您觉得是写完一部作品更好还是写好一部作品更重要?”于海琴教授答道:“我认为完成一部作品更为重要,写完一部作品侧重于完成创作的过程,对于我们以锻炼自己创作能力为目的的人来说,先写完一部作品往往比写好一部作品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创作的信心,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组织情节、塑造人物等基本技能,只有完成作品,才能真正了解创作的全貌,哪怕是模仿着完成一部作品也能学到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获得灵感。”
围炉问答三:解析好论文要素与特征

来自书院部王星老师替学生们问道:“您觉得一篇好的、合格的论文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毕业生在撰写论文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于海琴教授认为此问题非常具有精髓性,笑答道:“一篇合格的论文应该有一个适合的选题,选题正确相当于论文就完成了一半。如果是本科毕业论文就要符合自己的专业,寻找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加以写作。首先要主题明确,有清晰、精准的研究主题,能从标题和摘要就体现核心观点;然后要结构合理,各部分逻辑连贯,层层递进,当然在此要做充分的准备,阅读大量文献并清楚撰写各部分内容;最后要论据充分,有足够的数据、案例或前人研究成果来支持论点。”在座师生掌声雷动,表示受益匪浅。

围炉大咖:
于海琴:理学博士,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访问学者,《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编审,研究方向为通识教育、工程教育和读写教育:2014-2015学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访学,建立支点团队,开展哈佛系列访谈,公益出版《鱼游哈佛:学习改变世界》(稿酬全部捐赠给贵州山区儿童)。
围炉茶思:
本期“书院围炉夜话”便如一阵清风拂面,吹散心头浮躁,提醒我立足当下,把手头平凡之事做好,树立自信。面对面与教授交流,聆听教授分享经验,仿佛一脚迈入旧时光里的文人雅集,对于我们来说,人生是一场五味杂陈、跌宕起伏的漫长征途,写作则是途中绝佳的记录者与提炼者,把平凡日常炼化成启迪心智的感悟,赋予人生别样厚重。听于海琴教授一席话,我对写作与阅读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我相信,我日后必定会更加重视写作于阅读,在写作中探索人生,在阅读中感悟快乐。
——海右书院/行政管理学院 李雪梅
书院围炉夜话让我对教育、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有了深刻的理解,我们应该重视阅读、写作和艺术,融合科学与人文教育,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我,相信凡事发生,必将有利于我。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也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追求更加全面的自己,争取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也可以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现阶段的我们,正值风华正茂,拥有无限的朝气与活力,也具有蓬勃的激情与勇气,把握当下,利用好我们现如今身处的环境——大学,珍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育英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李昊
本期书院围炉夜话活动让我近距离与于海琴教授交流沟通,我学会了很多,我知道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对我们而言,努力学习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此次交流对我的教育、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也感受到了于海琴教授对教育的热爱和贡献,也受到了于教授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态度的影响,我知道了要勇敢地表达自己,不断探索和学习,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同时,学习也要灵活,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技巧,在其中获得乐趣,成就一个别具一格的自我。
——敢当书院/远景学院 马安程
供稿:书院部
撰稿:张寒睿(海右书院/行政管理学院)
摄影:于瑾文(新言书院/行政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