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总能激发我们的探索欲望。时节轮转、季节更替,交错的是光阴,不变的是经典。巧夺天工的珐琅彩、精细编扎的纸鸢、巧手制作的菊花,温润而唯美。本期全生异科导师,让我们一同与中华之美邂逅,欣赏师生同历史的无声对白。
施佳慧、韩澎涛:畅游山海间的掐丝珐琅
(智能工程学院、行政管理学院第一批全生异科导师,创意写作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老师)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技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智能工程学院全生异科导师施佳慧和行政管理学院全生异科导师韩澎涛于4月8日18:00时,与鸿鹄记工坊联合,在海右书院104开展了主题为“畅游山海间的掐丝珐琅”的工艺体验活动。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掐丝珐琅与《山海经》均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山海经》是最负盛名的古典经籍之一,记载了大量2000多年前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知识;掐丝珐琅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它们都盛名在外,但是很多学生对它们的了解却是为数甚微,因此两位老师将二者结合开展了此次工艺体验活动。
活动之初,鸿鹄记工坊主理人高万志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山海经》所涵盖的内容,施佳慧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掐丝的工艺流程。在老师讲解完毕后,同学们便开始挑选心仪的底图,有选择山海异兽的,也有选择地理景观的,之后大家就迅速开始了掐丝珐琅的制作。描线、注胶、掐丝、调沙、点蓝。
每位同学都小心地拿起金丝线,按照底板上的轮廓勾勒出一个一个线条。在大家全神贯注创作的同时,一幅幅美丽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出来。
韩澎涛老师感悟:通过这次畅游山海间的掐丝珐琅主题活动,让我和学生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在与学生一起描印、掐丝、点蓝的过程中,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美,并且对《山海经》也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一直对山海经有误解,以为它仅是一本关于异兽的书,实际并不是这样。这次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美的认知,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施佳慧老师感悟:活动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了解了《山海经》的背景和神兽,体验了掐丝珐琅画的工艺和制作过程。《山海经》是一部奇幻瑰丽的上古奇书,而掐丝珐琅则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本次活动以金丝为廓、以彩砂点蓝,将《山海经》中的异兽用掐丝珐琅画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们体验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碰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魅力。
马俊辉同学感悟:掐丝珐琅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细细的金属线勾勒出图案,再将珐琅料注入其中的艺术作品。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直到自己亲身实际体验下来,才清楚地发觉每一步的制作都不简单:从最初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图案勾绘,到掐制金属丝各种蜿蜒曲折,再到将注入颜色时防止相互串色……每一步的进行,对初次接触的我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制作中的各种情况让自己经常手忙脚乱。但当活动结束之后,欣赏着自己数个小时“奋战”的作品,我心中既有制作成功的喜悦,更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骄傲与自豪。
李妍妍、翟苗苗:清明雨轻落,纸鸢扶摇起
(行政管理学院、淬炼商学院第二批全生异科导师,中韩学院、行政管理学院老师)
在古代,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为了解除近日沙尘暴天气给异科学生们带来的烦闷氛围,在中韩学院李妍妍老师、行政管理学院翟苗苗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一行来到了泰安市粥顶山公园,我们一起放飞纸鸢、一起聊聊新鲜事儿。草长莺飞,情谊一天天加深;杨柳依依,垂下我思念缕缕;桃花落尽,凋零不了美丽心情;风筝高飞,载着美好梦想远行。
同学们在放风筝时,会看到它随着你的鼓励而慢慢升起时,心中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当天风起正好,风筝到达线盘底端距离我们200米时手中也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生怕一不小心它会随风远去,眼前的一幕幕像极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正如《金缕衣》所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又如陶渊明所讲:及时当勉励,岁不待人。
“春风已融千层雪,春草吐绿万物苏。”来自美丽泰科的一群小伙伴们结伴踏青玩意正浓,眼前的梨花紧簇、扶摇纸鸢使得我们已经忘却了烦恼,回到学校泰科er将会续写灿烂青春篇章。愿我们在今年莺飞草长的四月里: 一要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要维护新生,彼此珍重!
翟苗苗老师感悟:首先,本次春游活动我们提前做好沟通,准时出发,准时返校,务必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叮嘱学生平时也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自校园出发至到达粥顶山公园,我们一起放风筝、一路畅聊分享,在校外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自带垃圾袋装垃圾,不随地乱扔垃圾。最后,值此清明节我们一起缅怀感恩,祝福健康,春来一季,心生欢喜。
张文斌同学感悟:在这日,我与我的异科导师从学校出发前往粥顶山公园游玩,在我们到达粥顶山公园之后,我们先是经历了爬山,登顶之后然后在粥顶山公园里游玩,并且进行了一项体育活动,放风筝,在放风筝的过程中风筝似雄鹰高空翱翔,也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
郝艳芝:品菊花制作,赏万物清明
(大数据学院第一批全生异科导师,图书馆老师)
梨花风起,清明将至,作为兼具节日和节气两大内涵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清明寄予了许多美好的感情和期许。为了让广大同学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品味深厚悠久的文化内涵。3月30日下午四点,泰山科技学院全生异科导师郝艳芝在瞻岩书院114室召开了关于清明节的主题活动。
郝老师通过讲解历史故事,让同学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以及扫墓祭祖、踏青春游、戴柳插柳等清明传统习俗,她告诉同学们,外面春光灿烂,阳光正好,何不趁着大好时光与小伙伴们来场蹴鞠或放个风筝,让自己从劳累的学习生活中抽出身来,感受这大自然的清洁和明净。亦或祭祀扫墓,领略先辈“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英雄气概。
说到祭祀扫墓,就不得不提到一种植物——菊花。菊花是带有“怀念”的意思。郝艳芝老师今天特地带大家体验手工菊花的制作。将彩条先撕出细长的纸条,再用剪刀一剪、一别,两个向内弯曲的黄色的花瓣就做好了,我们将大头针从中间穿过,如此往复,花瓣层层叠叠,不一会,一朵惟妙惟肖的菊花就在郝老师的手中绽放开来。
大家纷纷赞叹郝老师精湛的手艺也开始跃跃欲试起来。手中的花在郝老师的指导下一点一点有了形状,我们安静地坐着,使用双手制造满新的欢喜,小小的成就,大大的满足。今日份动手能力加分!
时维人间四月,春暖花开,游子寻春,宜插柳踏青,陌上放歌;宜念念不忘,慎终追远。让我们鲜花捧在手里,故人记在心上,带着先辈的嘱托,驶向春色最浓的生活。
郝艳芝老师感悟:本次清明节活动本着“让广大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品味深厚悠久的文化内涵”为目的而展开。通过介绍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完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清明节更是一个踏青出游的好日子,也可以达到愉悦身心,缓解生活、学习压力等意义。学生们通过对手工菊花的制作,进一步加深了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仪式感,铭记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
任茂林同学感悟: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我对清明节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加深了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手工菊花,它外在层层叠叠的花瓣儿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达到心灵上的漫步旅行。手工结束后具有极大的成就感,非常希望再次有机会参加这种有意义的活动。
编者札记:每每与全生异科导师相遇在文化的长廊,体会到的是赓续不断的中华精髓,感悟到的是代代相传的中华瑰宝。温润的文化浸润在不断延续,期待与你碰撞出更加绚烂的火花。
(书院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