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书院新闻 >  信息正文

86期|品咖视点:大咖传记阅读教师心得摘录

时间:2023-02-24 16:23:4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编者按:“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是我校自2021年9月以来开展的一项全校性的阅读活动,围绕着36册(37本)信息产业大咖们的传记书籍,全校师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了多层次阅读,在书籍阅读中与商业大咖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创意写作学院 董玉文 《张一鸣:让字节跳动的创业哲学》读书笔记

张一鸣在他的创业哲学里面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延迟满足感”,他是从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里面发现了这个观点。此观点对他影响非常大,成名之后,张一鸣经常在演讲中劝年轻人:不要总想着做春播秋收的事。他说,经验不足的职场新人或年轻创业者最渴望得到及时的反馈,于是总被某一阶段的付出牵着鼻子走,变得手忙脚乱、失去方向。

张一鸣总结道:“忘记自己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征服,更重要的事情去坚持的人是可悲的!”

“延迟满足感”这个概念让我想到美国的心理学泰斗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书,叫《时间心理学》。在《时间心理学》这本心理学名著里面,津巴多把人分成了三个种类,有的人是“过去时间导向”,有的人是“现在时间导向”,还有的人是“未来时间导向”。他说,艺术家和创业者更多的是属于“未来时间导向”的人,就是说他/她可以长久地等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可以等待好多年。所以在第五节,张一鸣专门提到了“耐心等待”,还要“有准备的等待”。他引用巴斯德的名言说:等待分两种,一种是无所事事的、毫无目的的去等待;一种是内心总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做各种准备工作,比如开阔眼界、积累知识和经验等等。毫无疑问,张一鸣属于后者。

有段时间,为了提高效率,张一鸣尝试了做工作时间表的方法,像切蛋糕一样将一天的时间分割成小块,然后精准地完成一些计划。一开始的时候感觉良好,很多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但是反复使用过几次之后,却感觉状态不如预期。因为他像一个陀螺一样不间断的去处理不同领域的工作,也就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琐碎的事情上。

后来,他领悟到:管理精力比管理时间更重要。真正的工作效率来自将重要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说每件事都做好。

从这件事,他又延伸到了关于怎样去用人的问题。因为他发现在他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的时候,好多聘用的人并不符合他的内心预期,并不是真正有用的人才。他在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里面提供了一个指标,就是“务实”。还有一条:抢着活干,是优秀人才的共同特质。也就是说,他认识到了用人的基础是“识人”,认识到这个人才的优势和不足,才能用好,充分发挥他/她的才能

工程实训中心 刘建磊 读《马云:未来已来》有感

全书讲了很多方面。有些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

书中说到:

机会就在有人抱怨的地方。——有抱怨,就有机会。

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修屋顶。——未雨绸缪

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有结果,我们付报酬;如果你很努力,没有结果,我们鼓鼓掌,也很好。

成功有很多原因,但往往不可复制,而失败恰恰是你可以不去重复的。多学一点别人怎么失败。

我用望远镜找的不是对手,而是榜样。——对手或榜样,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我们要超越对手,不是找对手的弱点,而是学习他的长处,学习他的闪光点。

有担当。——一个人不能没有担当,要有担当,有责任,这样才能有成长。

今天,当你还“小”时,想法要“大”,做事要“细微”。而当你变“大”时,要想到“小”。——因为小,所以要有大格局,大梦想,要有大目标,要敢想,但是要细微的做,脚踏实地的做,一步步去的去做,因为大,所以要想到小,要帮助小,要解决小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其在变大的道路上更顺畅一些。

所以,这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有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要有锲而不舍的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书院部整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