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育英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纸牍·双院联动】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第14期:《王兴传》——在笔墨花叶中读懂创业

时间:2025-06-16 15:19:3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6月6日下午,当深邃的商业思想与灵动的艺术创作跨界碰撞,一场融合阅读感悟与手工实践的文化盛宴在逸雅堂诗意展开。淬炼商学院结合育英书院举办的【纸牍·双院联动】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第14期:《王兴传》活动,40余名师生以《王兴传》为载体,通过“深度文本研读+传统文化创作”的创新形式,共同解码互联网大佬的创业精神密码,在墨香与花香交织中感悟“创新、专注、坚持”的时代内涵。

175F4

活动伊始,来自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的张博涵以清晰的时间轴形式复刻王兴从清华学子到商业领袖的蜕变轨迹。“1997 年他在清华接触互联网时,中国网民仅 62 万”,张博涵指着PPT 上的历史数据说道”,“但这个在龙岩小城第一次拨号上网的年轻人,已经预见到网络将重构世界的连接方式。”

现场通过三组对比案例,深度解析王兴的商业思维:校内网时期对大学生真实社交需求的精准捕捉,饭否运营中对内容生态的前瞻性布局,以及美团创立时“团购是服务业的电商化”的本质洞察。从精准捕捉大学生社交需求,到前瞻性布局内容生态,再到对服务业电商化的本质洞察,每一个案例都展现出商业思维的独特魅力,为在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启迪之旅。

13F10

来自育英书院/大数据学院的郭潼同学感慨:“当代大学生应该给未来多点信心,给现在多点耐心。我们不会因为现在的一点失败而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也应该静下心来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为让大咖精神传递更具新意,活动巧妙将传统文化融入创意手作。创意手作环节里,不少同学初次握起毛笔,指尖微微发颤。墨汁落纸瞬间,紧张与期待一同蔓延,他们要以书法之美,呈现王兴创业金句。有人写下“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颤抖写下首笔,渐在笔画提按中,寻得与经典对话节奏;有人书“执行力很强,敢投入”,墨色浓淡间,把对创业精神的理解,藏进横竖撇捺。书写毕,用干花装点相框,传统书法与自然干花交织,让大咖金句借千年笔墨,焕发新生命力,传递精神也触摸到融合温度。

18489

现场的作品共同组成“创业时间轴”,既有用松针拼贴的美团LOGO,也有干花精心排列的拨号上网波形,瞬间将人带回1997年初触互联网的时空节点。

本次活动通过“传记精读-场景还原-创意手作”的三维设计,将《王兴传》中抽象的创业智慧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体验,不仅开创了“文本阅读-艺术创作-现实迁移”的闭环模式,更让青年学生在笔墨与花叶的对话中,读懂了“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的精神内核。

校园商思:照应进阶之路

这场以《王兴传》为内核的跨界活动,堪称一次打破常规的精神探索之旅。当书法笔触与干花芬芳交织,王兴“长期有耐心”的箴言不再是平面的铅字,而是化作笔尖流淌的韵律、花瓣拼贴的图腾。这种将书籍内核转化为可触摸艺术的设计,让抽象的大咖精神具象成创作时的每一次屏息凝神,让创新思维在墨香与花香中悄然生长。

——王铭豪 汶阳书院/淬炼商学院

这次活动彻底颠覆了我对阅读的认知。以往读人物传记,总觉得那些成功故事遥不可及,而当通过书法、干花创作与《王兴传》对话,突然发现书中的精神品质竟能如此鲜活地融入生活。每一次蘸墨书写,每一次精心摆放干花,都是对创新、专注与坚持的重新诠释,让书本中的文字真正“活”了起来,变成了可感知、可践行的力量。

——苗浴阳 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

翻开《王兴传》,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互联网创业风暴中心的门。书中最震撼的,是他面对失败时近乎执拗的坚持——被质疑“屡战屡败”却依然相信“长期主义”的力量。那些关于产品细节打磨的描述,让人深刻体会到“专注”二字背后的极致追求。这本书不仅是个人奋斗史,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创新者必备的清醒与勇气,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保持探索的热忱。

——韩凌云 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

撰稿:郭潼(育英书院/大数据学院)

摄影:王怡程(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