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长河中,齐鲁文化是其中最闪耀的那一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为弘扬这齐鲁文化,创新文化育人的多元形式,同时慰藉那些未能参与研学活动同学心中的遗憾,一场别开生面的“时空折叠:校园漫游齐鲁文化”研学分享活动,于2025年4月2日在育英书院灵犀剧场盛大举行。
此次活动由电影评论中心的刘放老师引领,带领着同学们踏上了一场奇妙的文化之旅。活动现场,通过精心策划的场景复现,将曲阜、淄博两地那承载着千年历史沉淀的文化符号,巧妙地浓缩于这方校园天地之间。

【篇章一:讲灵犀启智,齐鲁文化穿越之旅】
踏入灵犀剧场,仿若穿越时空,进入如梦似幻的文化仙境。根根立柱,镌刻《论语》精髓,“学而时习之”启人思考,“仁者爱人”暖人心扉,先贤智慧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悠扬的古琴乐曲《流水》婉转空灵,与书香墨韵交相辉映,弥漫在每一寸空间。同学们或驻足凝思,品读经典的深邃内涵;或闭目聆听,让心灵沉浸在琴音的潺潺溪流中。如此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化穿越之旅的序幕,引领着每一位参与同学,在齐鲁文化的浩瀚海洋中,感受其深厚的底蕴与独特的人文魅力。

【篇章二:展儒韵新声:文化穿越与拜师之旅】
在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张振宇同学慷慨激昂讲述中,至圣先师孔子的形象徐徐展开。他不仅鞭辟入里地解读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蕴含深邃智慧的教育思想,更是通过“陈蔡绝粮”“子见南子”等生动鲜活的历史典故,将孔子那跨越千年的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亲眼目睹圣人的风采。

随后,訾亚萱同学身着一袭典雅庄重的传统儒服,迈着轻盈而稳健的步伐,走上前来,为现场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代拜师礼仪示范。从“正衣冠”的一丝不苟,到“行揖礼”的温文尔雅,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引领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亲身体验这份流传千年、尊师重道的神圣之礼。


而后,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訾亚萱同学巧妙地借助同学们精心拍摄的摄影作品,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别样的“云游”之旅。她详细解说了孔庙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布局特色,以及尼山圣境“五峰环抱”这一独特的地理格局,让同学们在浓厚的仪式感中,深刻感悟到了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与魅力。

【篇章三:品古韵新探:齐地风华与文化传承之旅】
汶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陈洪涛同学以“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作为开场,讲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生动地再现了姜子牙如何以其经天纬地之才,辅佐周文王开创基业,进而建立齐国的传奇历程。

东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王志腾同学则将目光聚焦于齐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金银错镶嵌战国铜牺尊,通过细致入微的解读,让这件承载着岁月沧桑的珍贵文物 “活”了起来,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繁荣景象。


在周村古商城的虚拟漫游环节,同学们仿若穿越时空,踏入了那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商贸世界,瑞蚨祥绸布庄内精美的绸缎、日升昌票号里忙碌的伙计,一幕幕场景让昔日“旱码头” 的繁华盛况如在眼前。

九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刘逸帆同学更是别出心裁,他不仅声情并茂地讲解了周村烧饼那“薄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的独特制作工艺,还现场分发新鲜出炉、香气扑鼻的烧饼,让同学们在酥脆可口、唇齿留香的滋味中,细细品味历史的醇厚与悠长。



【篇章四:习汉风射韵:传统服饰与射艺的文化体验】
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的姜婷婷和张静同学为此次活动精心筹备了多套华美汉服,从曲裾深衣的古朴典雅到齐胸襦裙的灵动飘逸,应有尽有。

当同学们换上心仪的汉服,瞬间仿佛化身古代雅士。在专业摄影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传统礼仪姿势。从站立的端庄威仪到行走的款步姗姗,从拱手的谦逊有礼到颔首的温婉含蓄,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摄影师们则用镜头捕捉下这一个个精彩瞬间,为同学们留下了珍贵而难忘的影像记忆.

移步至射箭体验区,育英书院发展导师陈鹏站在一旁,他首先拿起一把弓箭,向同学们介绍了传统弓箭的类型演变历程,从古老的弓矢构造到不同材质的特点,都一一娓娓道来。紧接着,陈鹏老师深入阐释了“射以观德”的礼射文化内涵,让同学们明白射箭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品德修养的途径。


听完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分组开始体验传统射艺。他们拉弓搭箭,目视前方,专注的神情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射圃之中。每一次拉弓,都是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每一次放箭,都带着对传统体育乐趣的追寻。而在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更深刻地领悟了“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修身之道,明白了在事情不如愿时,应该从自身寻找原因,不断反思改进,如同射箭时未射中目标要反思自身技艺的不足。

这场沉浸式文化体验,通过"讲、展、品、习"的多维互动,让同学们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悟文化。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表示,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让原本厚重的历史,如今变得可亲可感,齐鲁文化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和遥远的回忆,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

学生分享
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訾亚萱
参观孔庙与尼山圣境,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让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孔庙的庄严古朴,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沉淀,让我深切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大成殿前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是对孔子尊崇至极的象征,让我对“礼”有了更深的理解。
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张振宇
他的志向始终在于高深的学问,在大大小小的官职中奔走十余年后,知礼的名声远扬。他决定辞官,正式创办学校,开始传道授业,孔子的一生一直遵循着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只要尚学无论平民贵胄都一视同仁纳入名下,这种教育平等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
汶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陈洪涛
姜子牙的前半生堪称"失败者联盟"成员。他做过屠夫卖牛肉,开过酒店当老板,甚至在商朝朝廷当过小官,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但这位"斜杠老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爱好——在渭水河畔用直钩钓鱼。他不是为了钓鱼,而是在等一位能读懂他"愿者上钩"深意的伯乐。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藏着两个清明智慧:一是耐得住寂寞的定力,二是坚守初心的清醒。就像清明时节我们追思先人时,更要思考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澄澈。
东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王志腾
齐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流,对后世影响深远。从稷下学宫开创“百家争鸣”之风,到管仲改革提出“尊贤尚功”理念,这些举措不仅为后世的思想发展奠定了根基,又为历代王朝的人才选拔提供了借鉴。由于齐国临海联陆,商业繁荣,又催生了商业文化与契约精神,成为后世商业文明的典范。
九河书院/智能工程学院刘逸帆
在研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传统美食背后的匠心传承。揉面、擀饼、贴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手艺人的专注与智慧。薄如蝉翼的饼胚在炉火中蜕变为金黄酥脆的烧饼,正如文化在时光淬炼中愈发醇香。老匠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古法,让我明白真正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文化根脉的敬畏与守护。
海右书院/淬炼商学院姜婷婷
射箭是古代贵族子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人的多种品质。首先,练习射箭需要专注和耐心,有助于培养人沉稳的性格和专注力。其次,通过不断地练习提高射箭技艺,能让人明白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道理。此外,在射礼等活动中,还能培养人的礼仪规范和道德观念,让人懂得尊重规则、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