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育英书院名誉院长周郢聚焦泰山文化,希望将泰山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并加大对泰山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

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泰山形成并确立了其突出地位。从《孟子·尽心上》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首次将泰山与天下关联,到汉淮南王《上武帝书》称“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将泰山视为天下平安象征;从金元之际郝经《泰山赋》以“中华正朔,建极启元”称泰山为中原文明象征,到近代梁启超将泰山与国民精神相连,许兴凯、老舍、易君左等强调泰山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再到郭沫若指出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局部缩影,季羡林认为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任继愈总结泰山是精神家园,泰山早已成为中华文明的立体展示。深度阐释泰山文化,将为展示中华文明提供关键叙事资源。含“泰山”元素的诗词、名言、警句,以“勇做泰山挑山工”激励山东,既表明泰山是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凸显了泰山文化的当代价值。
周院长介绍,希望将泰山作为中国山岳代表,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同时,加大对泰山文化研究的支持力度,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贡献泰山力量;此外,希望由国家相关部委和山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相关活动如举办泰山文化国际论坛等,以促进泰山文化研究成果交流与传播,进一步推动泰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泰山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助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
——转自中国山东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