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片海,潮起潮落,奔涌磅礴,涌动着青春、勇敢和执着。6月20日晚,海右书院全体学生会成员齐聚106盲点靶场,共同回望这一学年的蔚蓝航迹,将“我们”的故事娓娓道来。那些晨光熹微时的筹备、灯火阑珊时的坚守,共同书写出海右人同心、同频、携手同行的青春故事。

深蓝航迹,时光留声

大会伊始,学生会主席团代表韩浩康同学带领大家回顾海右书院一学年来的点点滴滴——从去年盛夏招新面试时青涩的自我介绍,到凉秋九月钓鱼大赛上欢腾的浪花;从寒冬篝火晚会中跃动的火焰,到春日异科舞会里翩跹的裙摆;再到今夏毕业季为学长学姐手写的祝福明信片……“每一场活动背后,是70余名成员累计2000余小时的策划与执行,覆盖全院师生逾2万人次,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成绩单,而是每一位成员用热爱凝聚的渔火——微弱时照亮彼此,汇聚时便能点亮整片海域。”他提到:“海右书院的故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奏,而是一群人的交响。希望下一届学生会拿好接力棒,不仅是活动的策划与落地,更要让每位同学在书院找到‘此心安处’的归属。”
礁岩印记,珊瑚物语

随后,各部门部长依次登台述职,用数据与故事串联起这一学年的奋斗轨迹。综合事务部部长于书鉴同学以“稳中求进”为关键词,细数了物资管理、制度修订与考核评估的严谨流程,“每一份档案的归档,每一次规章的修订,都是为书院筑牢根基。整理物资的兵荒马乱,清扫场地的艰难辛苦,这一份份执着与努力,让每一场活动都有了坚实的保障。”
文化培育部部长卢泽溢同学则用“凝聚与绽放”概括部门工作,“无论是大咖阅读的文化浸润,还是创意活动的推陈出新,我们始终致力于让书院生活‘有温度、有深度’,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只为寻找最璀璨的创意火花。反反复复的打磨,只为在一次次的讨论中不断完善。持续的沟通、协调各方资源,只为确保活动能够顺利推进。”

品牌推广部部长苏鹏慧同学分享了从“懵懂”到“游刃有余”的成长历程,“两年前,我们因对文字和新媒体的热爱而相聚,我们是品推人,也是海右幕后的笔杆战士。通过一系列创新宣传策略,让海右书院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借力全国大学生钓鱼大赛,吸引了一批忠实的‘书院粉丝’。”

社区服务部部长霍启涵同学聚焦“服务与保障”,从勤工岗位分配到异科导师签到管理,每一项工作都力求细致入微,为书院生活保驾护航,“作为海底盐田自习室的‘大管家’,我和团队始终秉持一个管理和服务理念:这里不仅是学习空间,更是一个能让人静心思考的‘精神盐田’。”

视觉传达部戴浩雯同学用语言勾勒出镜头背后的故事:“我们用光影记录欢笑,用设计传递温度,摄影机背后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创意与细节的碰撞。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承载着我们的用心与坚持。镜头之外,还有闪闪发光的我们。”
潮汐絮语:心澜漫谈

当话筒随机传递,各部门干事纷纷敞开心扉,分享这一年的成长感悟。综合事务部的罗荣基分享到:“从不知所措到有条不紊,是团队的包容与指导让我找到了自信。”文化培育部的叶滨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控屏台的手忙脚乱,“开始时总出错,是部长的耐心指导让我一点点进步和成长,现在我也能在活动中独当一面了”。“视觉传达部教会我的不仅是拍照技巧,”刘俊航展示手机里设计的首张海报,“更是如何把热爱变成专业”;社区服务惠宇航回忆起钓鱼大赛时后往返明湖和书院的三万步,“凌晨三点的路灯下我们的影子叠在一起,并肩的温度让我懂了‘家’字的重量”。品牌推广部干事秦硕分享到:“活动背后的60个稿件,是我们给书院写下的一封封情书。”这些朴实的话语,既是对个人蜕变的总结,亦是对团队力量的礼赞。

随后,主持人宣读了优秀学生干部及干事名单,表彰在组织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号召海右书院全体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书院教师团队为获奖的优秀学生干部和干事颁发荣誉证书。这份荣誉的授予,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成长的殷切期许,激励着全体学生会成员继续勇担责任、蓄力前行。
季风吟唱:引航叮嘱

海右书院四位发展导师依次上台发言,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会的成长注入力量。王鑫雨老师以“青春无畏,创新有为”为切入点,强调学生会成员在策划活动时展现的创意与执行力,鼓励团队保持“敢闯敢试”的锐气。

丁继尧老师则从服务细节出发,点赞学生会为钓鱼大赛选手们设计的“暖心导航地图”等举措,呼吁成员们“用同理心倾听需求,用行动传递温度”。

公敬萃老师指出“每一次磨合都是成长的契机”,并勉励大家“在挑战中锤炼韧性”。

陈治宇老师以“团队即品牌”为视角,肯定“海洋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期待团队“用专业精神打造更响亮的书院名片”。

最后,王琛老师以“家”的视角总结发言:“海右书院是你们共同成长的港湾,这里见证着你们的汗水与笑容。感谢你们用热情点亮书院,新的学年,希望你们继续做彼此的‘追光者’——在迷茫时互相照亮,在焦虑时并肩前行。请记住,无论航向何方,海右永远是你们的家。”

渔灯虽小,却能照亮前路;家灯虽微,却能温暖人心。海右书院学生会的成员们用一年的坚守与付出,点亮了这盏“家灯”。此刻,渔灯已续,家灯长明,而新的征程,正随着潮声缓缓启幕。
(海右书院/新言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