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海右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海右故事汇】海洋碳循,光绘深蓝——“深蓝有光”海洋保护系列第3期

时间:2025-03-22 14:18:4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3月21日14:30,海右书院在106盲点靶场,举办“深蓝有光”海洋保护系列第3期:海洋碳循计划。这是一场关于海洋、艺术与环保的深度融合,更是一次用实际创意和行动来守护蔚蓝家园的生动实践。海右书院的师生带着对海洋生态的关注,踏上了一段寻找与创造的环保旅途。

寻宝盐田,探秘深蓝之源


活动伊始,海右书院的陈治宇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了海底盐田仓库。角落里散落了许多旧物,等待焕发新的生机。“我们消耗的每一片塑料,都有可能流入大海。”陈老师一边翻找材料,一边对学生们说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它们重生,成为表达海洋保护的艺术媒介。”  

随后,学生们分成小组,开始在仓库中寻找创作碎片。先是一张陈旧的渔网映入眼帘,它的网丝已有些磨损,这是第一届钓鱼大赛时下鱼用的网。那天,师生们齐心协力将它撒向明湖,是大家共同努力与欢乐的见证。接着,一块布满灰尘的电路板被发现,上面的线路纵横交错,它曾在十月生日会中为爱发电。随后,同学们又捡拾起几枚散落的贝壳,它曾在海右渔乐圈中被学生填满色彩。

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实则是一场场活动中的故事载体,每一件都曾是美好情感的寄托。

盲点靶场,共创深蓝之梦

带着从盐田搜集来的“宝藏”,师生们来到了106盲点靶场。这里,即将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共创海洋主题画的舞台。电子元件、废渔网、纽扣……这些看似不搭界的材料,即将在师生们的巧手下,逐渐融合成一幅生动的画作。

陈老师首先示范如何将废渔网剪裁成波浪形状,并用胶水固定在画布上。“看,这就像海洋的波涛,起伏之间充满了生命力。”接着,他指导学生们将电子元件嵌入画布的不同位置,模拟海底生物发出的荧光。当电流通过时,那些小小的光点宛如深海中的灯笼鱼,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美感。

学生们纷纷动手尝试,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王小懿同学负责裁剪渔网,敢当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郑海洋同学专注于粘贴纽扣,敢当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任超同学小心翼翼地布置电路板......五汶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周文燕同学感慨道:“因为不生活在沿海城市,以前我总觉得海洋保护是空泛的口号,但今天我才明白,其实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学会了用创意去改变身边的环境,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实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幅栩栩如生的海洋主题画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那是一片充满活力的大海,波浪翻涌,鱼群穿梭,仿佛真的置身于深邃的海洋之中。这幅作品不仅是师生们的智慧结晶,更是他们对海洋保护理念的生动诠释。

故事分享,点亮深蓝之光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故事。这些语言真挚动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海洋的深情与责任。

新言书院/大数据学院 胥兆泉:“从海底盐田找到那些被遗忘的物品,到把它们变成一幅美丽的画作,这个过程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改变,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或者采用绿色出行方式。”

敢当书院/行政管理学院 曹莹:“陈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了解到,海洋不仅是地球的“肺”,还承担着调节全球气候的重要功能。然而,塑料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正在一点点侵蚀这片蔚蓝的家园。活动中,我们从海底盐田找到的废弃物品,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如果任由垃圾流入大海,会给海洋带来严重污染。这些物品将是我们反思与行动的起点。”

“海洋碳循计划”在书院学子的精彩分享中圆满结束。师生们用旧物讲述海洋的故事,用艺术点亮海洋的未来,用感悟表达对海洋的热爱。

海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它的健康关乎人类的未来。海右书院通过这场活动,向书院学子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深蓝之光,希望永存。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海洋的守护者,让这片深蓝永远闪耀光芒。

(海右书院/新言书院 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