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毛线,巧手织梦
12月4日,异科导师郑刚、李桂鑫携手四时花草屋工坊,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毛线编制活动,地点设在海右书院107室,共邀请5名学生热情参与。


在活动现场,色彩斑斓的毛线、琳琅满目的编织工具以及精美的成品展示共同绘制了一幅绚丽的画面,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现场邀请编织专业老师现场演示毛线编制的基础技巧,如起针、织平针、织花纹等,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师生们围坐一团,有的低头沉浸在编织的世界中,有的则相互分享编织心得,整个现场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次毛线编制活动,不仅承载着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使命,更致力于推广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通过亲手编织毛线,师生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尽情享受着手作的无穷乐趣。在活动中,师生们尽情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手中的毛线,精心编织出了一系列形态多样、栩栩如生的花朵与植物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彰显了师生们高超的编织技艺,更深刻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花语匠心,彩线融情
在2024年12月4日下午3时,海右书院209室迎来了缠花胸针制作活动的第二期,这是一次独特的体验。该活动由旅梦手韵馆工坊精心策划,旨在让参与者通过亲手制作缠花胸针,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并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激励着学生持续对艺术和传统文化保持热爱与尊重。


缠绕花饰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它通过在纸板或铜丝基座上缠绕多色丝线,创作出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昆虫和鱼类等形象。每一件缠绕花饰作品都呈现出雕塑般的立体感和生动活力。这些胸针上缠绕的花卉装饰,绝非寻常的点缀,它们仿佛承载着历史的片段,映射出古人对自然界的深情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敏锐感知,彰显了对花卉的热爱。在创作这些胸针的过程中,学生们倾注了所有的激情和创意,将个人情感和灵感融入每一笔画中,使得每件作品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学生们在作品完成后,满心欢喜地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缠花胸针佩戴在身上,展示着它们独有的魅力。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这些美好的时刻永久保存,并期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金彩纷呈——箔影流光
2024年12月6日下午15点,烧箔画制作体验活动在海右书院209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旅梦手韵馆工坊主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烧箔画的制作过程,让参与者深入了解这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艺术,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制作一幅烧箔画的步骤大致为:画、涂、贴、扫四步。首先,参与者们使用铅笔在黑色卡纸上细致描绘出图案模版。接着,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描好的边缘,用小画笔均匀地涂上胶水,确保图案的每个细节都被覆盖。然后,将绚烂的烧箔轻轻贴在涂有胶水的地方,并借助纸张或专用工具将其平整地按压在黑卡纸上,静待约五分钟,让胶水充分干燥粘合。最后,拿起大刷子,在图案上轻轻扫过,巧妙地刷去多余的烧箔纸,展现出清晰的图案轮廓与细腻的纹理。制作过程中,师生不仅体验到了烧箔画制作的乐趣,更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不同温度、时间与反应材料的变化,使得每一幅烧箔画都能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金属肌理感,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海右书院/新言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