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东岳书院 >  新闻动态 >  信息正文

看见课程的力量:书院课程建设交流会顺利举行

时间:2025-03-28 17:54:08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推进书院课程化建设,促进书院育人效能提升。3月27日上午900我校东岳书院敢当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相关教师汇聚东岳书院立冬·观影空间(Y4-119)开展书院课程建设交流此次会议由东岳书院名誉院长张振笋主讲,结合当前书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书院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张院长开宗明义地指出书院不仅仅是活动的集合,更是一个教育和学习的平台,其核心在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他强调,书院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课程的传承过程,课程是书院的核心价值所在。书院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具备课程意识,将每一次活动视为课程的一部分。其中以东岳书院于3月26日举办的“师生集体生日会第30期:一个盒子”为例子,深入剖析了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度连接。通过书院课程的价值定位、评价标准及开发路径等方面为书院课程化建设提供一系列的指导与建议。

讲解过后,张院长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解答。敢当书院发展导师王康提出:书院活动的参加群体并不固定,应该如何将活动转化为课程张院长回应道关键在于课程意识的培养课程的长度和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重要的是课程能够服务书院的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东岳书院发展导师路澳征提出了如何避免活动成为“少数人的狂欢”。张院长指出,改变现有的评价标准是关键。传统的打卡签到制度可能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分数而来,缺乏深度参与。他建议引入更加深入的评价机制,如要求学生提交学习体会或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发言等。

东岳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田米爽为大家分享当下东岳书院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探索,他认为书院课程建设的路径之一可适当与“一师一品”建设工作组合,挖掘教师具体工作中的课程因子。同时在第二课堂的教育背景下,一碗面、一方田都是书院里的独特育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赵国靖分享了在非遗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将非遗课程从纯理论课转变为社会实践类课程,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课程改革。

敢当书院执行院长马凯旋从书院课程化建设从何出发,课程化推进意识如何强化等角度发表了她的观点。她提出,课程建设要依据教师“三核IP”与书院领导力方向,要在原有现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革。此外,书院作为资源嫁接的平台,更要邀请项目导师、全生异科导师等多元师资力量参与到书院课程项目的开发。

会议最后,张院长呼吁大家一起将书院课程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为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泰山科技学院紧跟新教育的步伐的成长道路提出属于书院的独特方案。

本次研讨会为书院课程建设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课程意识为引领,切实推动书院育人工作的效能提升。未来,书院将会继续强化课程意识,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完善课程体系,打造具有书院特色的品牌系列课程,为培育学生个体成长建造更优质、切实的课程资源包,进一步提升书院育人效能内涵化、课程化的进阶发展


摄影:刘坤(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

撰稿:刘忠徽(育英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