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伊始,创意写作学院苏仁聪老师为大家讲解 “乌托邦” 的内涵,苏老师引经据典,以孔子为例,指出孔子心中的乌托邦,就是理想中的 “大同社会”。当谈到自己的乌托邦时,苏老师眼中浮现出一抹温柔的怀念:“我出生在云南小镇,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小镇外广阔的山野与森林就是我的整个世界。”“乌托邦”一词直译为“没有托举的地方”,本质上是一处理想中的社会形态。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专属自己的乌托邦,它或许是童年的欢乐天地,或许是内心深处那片无拘无束的净土。此次东岳酒馆正是期望以酒精为媒介,让大家在微醺状态下感受自由,更好地体悟世界的美好。




在夕阳的暖意中,每个人都沉浸在对乌托邦式精神世界的思索中,思绪飘远。这时,酒馆老板五汶书院/淬炼商学院聂煜涵同学将大家的思绪拉回现实:“各位,咱们暂时告别乌托邦,一起玩个‘微醺小游戏’,给生活加点料!”众人的兴致瞬间被点燃,现场很快被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次上台,在摆满各类酒水和饮料的桌前挑选材料,开始现场调配。有的小组满怀温情与善意,将橙汁、雪碧和冰块缓缓倒入杯中,透明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烁,散发出清新果香;而有的小组则脑洞大开,把手中的酒缸变成了女巫的神秘坩埚,暗红色的液体在其中轻轻晃动,散发着神秘莫测的气息,引得周围人纷纷猜测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配方。一时间,各小组的酒色五彩斑斓,为这场游戏拉开了精彩序幕。
紧接着,游戏进行第二个环节:向其他小组推销各自精心调制的酒水。刹那间,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大家手持自己小组的“得意之作”,穿梭在人群之间,热情地邀请其他小组品尝。有人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自家调酒的独特配方,有人则半开玩笑地“吹嘘”着这杯酒的神奇口感。在你来我往的互动里,欢笑声、交谈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愉悦与放松,为这场酒会添上了一抹抹生动且独特的色彩 。





不知不觉,斜阳缓缓西下,天色逐渐暗沉,活动也渐近尾声,进行入自由调酒环节,调酒师新言书院/大数据学院李云阳同学在酒台前忙碌开来。各类酒瓶在他手中灵活舞动,晶莹的液体相互交融,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参加者们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期待,纷纷围上前去,向调酒师热情地诉说着自己的口味偏好和独特需求,希望能在这小小的酒杯中收获一份专属的惊喜。与此同时,汶阳书院/淬炼商学院张烨恒同学怀抱吉他,随性地坐在一旁,指尖轻拨琴弦,灵动而悠扬的旋律倾泻而出,流淌在门厅的每一个角落。大家手持酒杯,在音乐的陪伴下,或促膝长谈,或举杯相庆,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尽情享受着这美好而难忘的下午时光。

参与者们带着微醺的醉意和满心的欢愉,陆续离开了东岳酒馆,身影渐渐分散融入校园四周。然而,东岳酒馆的灯光依旧长明,静静伫立在那里,宛如一座温暖的港湾,为那些在追求理想和自由道路上不断前行的灵魂,始终留着一片栖息之地,等待下一次的相聚。
哲学探讨往往自带门槛,可东岳酒馆却截然不同,巧妙地把严肃正经的哲学探讨,融入热闹喧嚣的娱乐场景,在微醺的惬意氛围里,大家毫无保留地袒露独到见解,思想火花激烈碰撞。【感召·一瓢饮】作为东岳书院“369”感召生态圈重要育人单元,进一步提升第二课堂的育人实效,把育人场所从传统课堂延伸至东岳酒馆,让原本晦涩严谨的学术知识,以更亲和的姿态被学生接纳,积极探索 “理论+实践”的创新育人模式。东岳书院始终将学生体验感放在重要位置,深入践行新教育实验,持续在教育创新领域深耕,努力打造更具活力与影响力的育人体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酒馆留言墙:
东岳酒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新奇的体验,以往的哲学思考总在咖啡馆、学术会议室里。而在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抽象深邃的哲学话题奇妙交融的看似矛盾中,非但没有引发丝毫的违和感,反而更容易打开我的心门。
——贾琪(敢当书院/大数据学院)
非常开心参加这么新奇的活动,在这里我喝到了自己亲手调制的酒,口味很独特。微醺时思考什么是乌托邦的形式让我感到很惬意,让我能以酒为引,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留下一段无比珍贵的回忆。
——窦建富(敢当书院/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王冰(海右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石赛萌(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
撰稿:刘忠徽(育英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