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校由东岳书院牵头申报的“泰山非遗”劳动实践项目、“耕遇一方”农耕文化劳动实践项目、“淬炼益选”高校电商助农劳动服务项目、“e码轻松办”智慧社区一体化惠民公益劳动服务项目四项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全部成功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
11月20日14:30,由共青团泰安市岱岳区委员会、岱岳区农业农村局、泰山科技学院共同主办,天平街道办事处协办的岱岳区“青春筑梦”乡村好青年农耕文化节暨“岳来香”好品推介会在泰安市岱岳区“飒青春”青年之家隆重举行,共青团泰安市委书记刘荣星出席活动并致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妍,泰山科技学院团委书记武浩然、书院部部长白军彭、东岳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田米爽及相关师生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精彩致辞,彰显青年农耕新愿景
活动伊始,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薛丽娜发言,她讲述着自己大学毕业后便返乡助农,希望通过建立合作社,带领大家走致富之路。刘荣星为活动开幕式致辞,他表示今天的活动能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并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大家瞩目下,孔妍郑重地宣布:“岱岳区‘青春筑梦’乡村好青年农耕文化节暨‘岳来香’好品推介会正式启动!”




随着喜庆的音乐响起,由东岳书院学生会成员手持胡萝卜、番茄、石榴、辣椒、玉米等农产品,为大家展现《东岳禾伙人》农耕舞蹈,他们的手臂起起落落晃动着手中的农产品,脚步轻快与旋律融为一体。一曲富有诗意的《稻香》,甜美、轻悠的歌声感染全场。以青春的歌舞气息向市民呈现。三英幼儿园小朋友们则带来舞蹈表演《冰糖葫芦》,像一群欢乐的小精灵,随着音乐舞动,大朋友、小朋友串联起了一首欢快的农耕交响曲。节目过后,嘉宾们一同参观农耕节文化展示区,他们聆听着村民们对自己乡镇特色产品的介绍,细细地观赏着每个摊位的产品。



摊位体验,共赏农耕艺术品市集
开幕式后,众人来到由东岳书院组成的农耕艺术市集,向市民呈现了一幅幅极具精美、创意、青春的热爱景象。东岳书院尚雅礼仪工坊的编玉米以及香囊展示,一片片玉米叶在手中仿佛活了起来,被编织成不同的样式;汉韵重缝项目工坊的古风打卡,精美的装饰生动地展现了华风夏韵,穿越了遥远的时空;渔樵耕读工坊的多彩扭扭棒、猜字谜,还有孔子六艺竹书签以及钥匙扣;“得闲”茶事项目工坊的品茶体验,还有柿子、小橘子和冬枣品尝;熙墨堂工坊的篆刻和盖章,在纸质书签上落下独特刻字;兰亭雅集书法工坊的书法展示,纸扇与书签上写下有关农耕的文字,遒劲有力;东篱诗舍的古诗接龙与现代诗展示,诗韵满满;青苔影像工坊的农耕照片展,每一张都是工坊同学的亲手记录,拍摄的一张张丰收的景象,勾勒起天平街道市民的种种回忆,将少时田间劳动的场景再现眼前;“泰山创”文创设计工坊的草帽和画板DIY,淡墨浓彩竞相登场,放飞想象力;泰山剪纸工坊展示的剪纸,精致的剪纸裱起来展示给大家;手作泰科工坊展示的拓片,精美的拓片以图案的样式所展现不一样的意义;面塑工坊展示的面塑作品,活灵活现展示非遗文化;小满·锦上绒花工坊展示的绒花,形象动人;惊蛰·禾冶陶社工坊展示的陶艺,高雅却不失纯朴。







乡镇推介,“岳来香”特色农产品展示
场面另一侧,岱岳区各个街道、乡镇特色型农产品的好品推介会,夏张镇的红心萝卜、泰山四宝浓缩酵素与益生菌豆奶粉;良庄镇的青蔓玉苤蓝、玉露香梨;房村镇的富硒蜜薯、黄心白菜、七仙女番茄,熟透的番茄引来了同学们关注,颗颗泛着饱满的红晕,甘甜、可口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角峪镇的葡萄,五谷杂粮,薯王香;天平街道的黄精黑芝麻丸,黄精丝茶;粥店街道的玉艾垫、泰山玉艾锤;下港镇的寿司生姜,气味清香,吃起来酸度适中,整体口感良好;祝阳镇岱岳山谷干红葡萄酒蛇龙珠、干白葡萄酒霞多丽,品质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满庄镇的鸭蛋、玉米仁、小麦仁;范镇以孟氏瓦罐煲汤技艺制成的烤鱼、蚕蛹和茶叶蛋;大汶口镇的水果萝卜和农家小米;道朗镇的绿茶、红茶等多样茶叶;马庄镇的特色面粉、西红柿和小麦;黄前镇的逢年过节不可缺少的桃酥、八色谷子、蜜三刀;山口镇地域味十足的酱油醋、豆白茶更是丰富十足。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推介,在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集合一镇多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各个地区所推出的特色产品,受到了同学们与市民的关注,依托青春力量传播特色农产品。



农耕体验,走进趣味运动会专区
趣味运动会与农耕活动体验火热进行中!趣味运动会与农耕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秋收拔河比赛每组十人,参赛者在呐喊声中奋力对抗,激情四溢。推车屯粮比赛限时推动载玉米的推车前行,扁担接力则需挑着装满干玉米的扁担往返。运动会区域对面是农耕活动体验区,参与者可体验织布,将针棒丝线绕于织布机,用梳子穿梭成布;玉米脱粒,在玉米脱粒机上转动把手,让玉米粒脱落;还能在磨面区体验原始的磨面技艺,引来了许多市民前来体验,随着一粒粒玉米散落地上、一团团面粉散落在磨盘上,让市民们回忆起了之前的点滴时光,心里荡漾出一阵阵踏实感。





“大学首先是本土的、社区的,所在城市的,进而才是国家和民族的。”本次活动链接多方力量平台,既将我校劳动教育成果走出校园,同时也促进我校与岱岳区各乡镇连接交流,搭建校地合作建设发展平台。未来,东岳书院继续传承中华农耕文化,推进劳动教育多元化呈现,走进社区,服务地方,服务自身成长。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协作平台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东岳书院作为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中心,现聘任20余位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共开展劳动教育理论课266课时,覆盖学生13788人。同时基于第二课堂教育理念,依托完满教育平台、书院文化,开展“耕遇一方”专项志愿服务行动、我在东岳有块田、东岳农耕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书院农耕基地,链接耕读、诗歌、音乐、电影等元素,打造田园诗会、耕读等“田园+”系列活动,一同扩充东岳农耕文化节活动品牌,打造劳动教育新阵地。
感悟:
上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说,农民伯伯种下的一颗颗种子就像魔法豆一样,能变出很多好吃的。今天我看到了磨面的东西,哥哥姐姐们告诉我面粉就是从这个机器里磨出来的,我的知识又增加了。
——三英幼儿园李启苗小朋友
今天我在泰山科技学院布置的摊位上体验了一次憃玉米,我得有20年没做了,但是一上手感觉自己又年轻了,现在都是电动的机器,更省时省力了,也比以前先进,但缺少了以前那种出完汗的踏实。
——天平街道市民李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