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皮影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早在明代古籍《韬梼杌闲评》中就有关于它的记载,距今已有600年历史。“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民间谚语流传至今。艺术教育中心与第二书院社区携手承办的第四期“泰山艺苑”系列活动——泰山皮影的故事,于3月24日14:00在东岳书院105室如期开展。

坚守匠心精神,传承中华经典。恰逢泰科成功转设之年,我校携手泰山皮影将“泰山皮影传习基地”顺利入驻到第二书院社区东岳书院,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与泰山科技学院副校长谢承红共同为基地揭牌。
活动开始,范先生与同学们讲起了泰山皮影的历史以及他与皮影之间的不解之缘。待皮影戏开始,老先生一开唱腔便是气势十足,一人分饰多角,同时兼顾多种乐器,真实再现了“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追”的“十不闲”皮影技艺。

老师傅的行头不可谓不齐全:木鱼,坠琴,鱼鼓,大鼓,大镲,小镲 快板,锣全部集于老师傅自己制作的设备于一体,皮影艺人台上演的忘乎所以,观众在台下看的无比投入,戏演完,和蔼的范老先生继续与同学们交流。来自东岳书院的丁万里同学说:“我觉得皮影文化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娱乐项目,更是民间艺术的精神,我们应该好好保留我们的民间艺术,保护传统发扬光大。”来自九河书院的王子骏同学表示,“我感觉相对于从网络上获得的片面了解来说,亲身体验过后才真正了解到了皮影艺术的‘魂’,并被深深震撼。”



本期“泰山艺苑”虽已落幕,但泰山科技学院“泰山皮影传习基地”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基地的落建是第二书院社区在追求书院鉴赏“家”目标的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一颗种子埋在泰科这片新生土壤,而皮影文化将立于泰科的舞台上,一唱一舞间,叙还千古史事,在盈尺几何中演尽百态世间。
艺术教育中心、第二书院社区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