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未来领袖,锤炼领导能力

3月26日下午,瞻岩书院名誉院长杨国欣在青春乌托邦(Y1-106)开展了第3期工作坊实践训练,与60余名师生共同聚焦“学习和训练激励人心的方法”,旨在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实践课程,助力同学们提升领导力素养。


杨院长从认识激励人心的价值、学习激励他人的各种方法和练习激励他人的方法三个维度展开,结合理论研习与场景化实践,涵盖领导力模型解析、团队协作模拟、危机决策演练、沟通激励工作坊等模块,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共创等形式,引导同学们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决策能力、团队凝聚力和创新思维。
讲解环节后,同学们在激励他人的案例中,回想起了过去一段时间里自己被激励的经历,大家各抒己见,将自己对于激励的想法袒露。各个小组围绕校园生活分享自己被老师或朋友鼓励的经历,可能是比赛中拿到了优异的成绩,被老师夸奖,也可能是身边人一次无意中的夸奖,都会成为同学们前进的动力。


经过实践训练,同学们对于“激励”有了更新的认识,大家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成长进步。不仅重塑了同学们对激励机制的认知体系,更通过多元场景激活团队潜能,未来瞻岩书院将持续探索“激励育人”的长效机制,让成长共同体的活力在与书院学子的双向奔赴中生生不息。

构筑心灵纽带,感受书院家文化
3月27日上午,瞻岩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在青春乌托邦(Y1-106)温情启幕。杨国欣院长以“怎样在书院的沐浴中完满成长”为主题,通过师生共话的形式,在春日的暖阳里编织出一幅书院生活的温情图景。


当屏幕上亮起“你心中的书院模样”的命题时,敢当书院/智能工程学院杨雯率先分享:“书院就像春日里永不落幕的游园会,既有智能科技的思维碰撞,也有星空夜话时的灵魂共鸣。在读书会上传递的书页,让不同专业的我们成为了彼此的家人。”育英书院/智能工程学院马科淇同学说到自己的手账本:“这本子里不仅记录着通识课程笔记,更有活动策划的流程单。在书院这个垂直社区里,我们突破院系界限组建项目工坊,讨论项目到深夜,这些超越课堂的成长,让每个离家求学的夜晚都充满暖意。”


“当你们说老师们的陪伴能驱散思乡的寒气,当跨学科团队在创客空间迸发灵感,这正是书院教育的动人之处。”杨院长非常赞同大家对于“家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并表示:“书院生活不是人与人的独立存在,而是互相交流,互相进步的平台。书院生活拉近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距离,让大家不再生疏。”
这场洋溢着茶香与真诚的对话,勾勒出当代书院教育的温暖底色。在这里,每一盏深夜不灭的灯光都在讲述成长的故事,每一次跨学科的思维碰撞都在编织青春的经纬。正如杨院长提到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书院生活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领着年轻学子在集体共生中找寻自我,在温暖相伴中奔赴各自的星辰大海。
(瞻岩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