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阳书院当前位置: 首页 >  书院社区 >  汶阳书院 >  信息正文

【汶阳鉴赏集】以笔为乐,于陶罐中起舞 ——“半个艺术家”艺术学堂第26期陶罐上的舞蹈顺利举行

时间:2024-03-07 17:55:48    作者:汶阳书院    来源:     点击数:

端起陶罐,与这个春天碰个杯吧。三月,好事正酿,万物复苏。3月6日下午4点汶阳书院迎来了本学期“半个艺术家”艺术学堂首秀—陶罐上的舞蹈,30余名师生相聚在汶阳书院1+艺空间(111),一起跟随田米爽老师走进史前时期陶罐上纹样的古老画卷,巡礼艺术里的星星点点,感受陶罐上的舞动。

陶器从最初容器、炊器的实用功用逐渐成为人们表达寓意、寄托美好的载体,到如今已然形成一种审美风格深受现代人的喜爱。活动前期,田米爽老师从陶罐产生的背景引入,讲述了陶罐的用途、相关文明、形态的演变还有各种常见的花纹及其意义。以《人面鱼纹彩陶盆》为例,将鱼的形象画在陶器表面是因为鱼纹可能是鱼氏族的族徽,也有可能是因为鱼有大量繁殖后代的能力,祈求它对氏族的保护和祝福。

简单的了解之后,同学们便围坐在一起,大家三两组队,蘸取颜料,在陶罐上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有的人选择了海绵宝宝这一童年的记忆符号,将欢乐与无忧无虑的时光定格在陶罐之上;有的则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将山川的壮丽与水的柔美融入作品之中;还有的绘制了传统图腾,展现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敬意。每一件作品都是同学们们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每一个画面都跳跃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快乐需要分享,艺术也是。同学们酣畅淋漓的创作结束后,同学们迫不及地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活动心得。来自五汶书院/行政管理学院的杨琼姿同学说:“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我对陶器的了解,也让我对史前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兴趣,同时感受到了史前彩陶艺术的魅力。”有的同学说:“看看我们的作品,我们这是抽象派艺术,我们是现代毕加索。”有的同学则给自己的陶罐编了有趣的小故事,假设它是很久以前的文物,刚刚出土。这些故事和感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参加者无限的创造力。

本期艺术学堂作为巡礼·艺术里的星星点点系列活动的开端,不仅是一次关于陶器的艺术创作,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后期将会继续深刻挖掘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宝库,以具体的陶器、岩画、青铜器等艺术表现形式,探究掩藏在背后的精彩。

同学们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勇于创新和表达自我。在这里不仅获得了艺术的启蒙,更收获了快乐和友谊。他们的笑声和创作的热情,为这个春天增添了更多的色彩,继续见证他们对艺术的探索和对生活的热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