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玫瑰,每一面,自有力量。2025年3月8日,海右书院于106盲点靶场举办“不被定义的玫瑰”——女性“三生”课堂活动,活动特邀专业推拿师孙增才,中医专家刘富芬,学生代表丁爱华,教师代表王玉凤、王静媛与一百名女性全生异科师生一起,在春日暖阳中看见了不起的“她”力量。活动围绕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主题展开,通过中医养生、倾听内心、跨界对话、艺术互动等形式,引导女性探索自我价值,传递“向内扎根力量,向外突破局限”的理念,助力女性在多元角色中实现平衡与超越。
不被定义的女性之声

活动在“不被定义的女性”采访视频中拉开帷幕。视频中的她们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诉说着对“不被定义”的理解与追求。她们或是学生,或是教师,或是保洁,但无论身份如何,她们都用自己的故事诠释着女性的力量与多样性,激发着大家对自我认知与成长的思考。
生命教育:以指尖温度,守护身心联结
伴随着温馨舒缓的音乐,生命教育篇章缓缓拉开序幕。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核心,特邀专业推拿师孙增才老师现场教学,为女孩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健康与生命的深度体验。女孩们在孙增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肩颈穴位按摩手法,掌握缓解疲劳的实用技能,并在音乐中舒展身体,感悟“身体是生命的容器”。



随后,刘富芬老师结合中医四季养生理论,解析饮食作息对健康的影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理论中的生命观。女孩们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中,分享着彼此的健康心得与生命感悟。海右书院/大数据学院的赵弘润同学感慨道:“生命是如此奇妙与复杂,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引发全身的变化。我学会了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也更加懂得了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次体验让我意识到,健康是生命之根。我要将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融入到日常的每一刻。”


这堂课,不仅温暖了身体,更在书院学子的心灵的土壤里种下了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倾听身体的声音,学会了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和谐。新言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卢钰涵同学感慨道:“原来爱自己的起点,是读懂身体的语言。”

生存教育:艺术为镜,重构成长叙事
生存教育课堂上,三位优秀代表带着她们的故事与经验走上舞台,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女性成长的精彩分享。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人能以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信念,为我们指引方向。学生代表丁爱华为我们揭示了拓宽视野对于女性成长的重要意义:“眼界决定了我们的格局,也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高度。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和世界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她鼓励在场的女性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学习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尝试新的事物。通过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眼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生活的舞台上,女性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着独特的责任和挑战。教师代表王静媛以“水的 n 次方”为主题,聚焦于女性的多重角色——老师、妈妈、妻子、女儿,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平衡与担当的深刻分享:“水,有着柔和的外表,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出不同的形态。就像女性一样,在不同的角色中,我们也能展现出多样的魅力和能力。”她鼓励女性要学会在不同的角色中找到平衡,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就像水一样,在不同的形态中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教师代表王玉凤则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路与丰富的人生历程。她讲述了自己支教的那段难忘时光,并勉励在场的女性,要开阔眼界,勇于突破自我,去体验截然不同的人生,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与尝试,让经历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别人也许会给你很多条条框框,但只有你自己,才能定义自己的模样。“不被定义”主题展以沉浸式体验引发共鸣。入口处的标签墙贴满“瘦了才好看”“女强人”“情绪化”“素颜是路人”等社会标签,参与者亲手撕下束缚性词汇,在空白展板书写“妇女能顶半边天”“你本来就很美”“勇敢无畏做自己”等自我定义。在这里,每一笔写下的都是对女性角色的深刻诠释,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对自我期待的勇敢表达。女孩们在这片艺术的天地里,伴随着创作的旋律,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她们希望被看到,希望被理解,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撕下那些束缚与标签,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夸夸墙的存在,更是让这份力量得到了无限的放大。女孩们纷纷停下脚步,留下对自己和另一个“她”的鼓励与赞美。海右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苏鹏慧同学写道:“你比想象中勇敢”,敢当书院/通信工程学院的刘倚君同学写道:“坚持热爱的样子真美”,海右书院/大数据学院的刘育璇同学写道:“先爱自己,再让世界爱你”......这面墙记录了女孩们的相互赞美和相互鼓励,用真诚与温暖,构建了一个充满能量的空间。

生活教育:跨界对话中凝聚“她力量”
紧接着,在生存教育课堂上,创新采用“她力量”盲盒沙龙模式,为女孩们编织了一场关于未知与惊喜的探索之旅。90分钟深度对话中,参与者们被随机配对,展开了关于生活、关于自我、关于未来等议题的思想碰撞。
新言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刘亚茹同学撕下了“内向”的标签,她希望自己能更加开朗,更好地与人交流。五汶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任奕坤同学则撕下了“完美主义”的标签,她希望自己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享受生活的乐趣。海右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李瑞洁同学提到了自己因为内向而错过的机会,海右书院/艺术传媒学院的戴浩雯同学则讲述了自己追求完美而带来的压力。在彼此的倾诉中,她们找到了共鸣,也收获了理解。

另一组对话中,王静媛老师解答了李想同学关于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的疑惑。她引用了自己深感共鸣的一句箴言:“在职场这个充满挑战的赛道上,女性经常能展现不凡的实力和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学会放大自己的优势,就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稳步发展。”
在对话的过程中,参与者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见解,还倾听了对方的心声。她们在交流中学会了理解、包容与尊重,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正如新言书院/大数据学院的冯京旋同学所说:“这次对话让我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与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但当我们愿意分享、愿意倾听时,我们就能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也能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回望这场伴随着音乐与欢笑的“不被定义的玫瑰”女性三生课堂,女孩们学会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会了关心社会、关爱自然、提升能力;学会了掌握生活、职场技能、培养良好习惯、树立远大目标。它将激励着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伴随着希望的旋律,以更加自信、独立的姿态,去迎接每一个挑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而海右书院,也将继续书写温暖故事,为书院学子提供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让每一朵“不被定义的玫瑰”都能在生命的舞台上绚丽绽放。

“在推拿环节触碰到妈妈常说的‘风池穴’时,突然理解了她作为护士的疲惫。我给爸爸发消息约定周六一起为妈妈过节,这大概就是刘富芬老师说的‘生命关怀要双向流动’。原来养生茶里的陈皮,真的能喝出时间的味道。”
——海右书院/远景学院 王慧琳
“她力量”盲盒的揭晓,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当王老师分享她的多重角色时,我看到了她的坚韧与勇气,让我意识到女性也可以在职场上大放异彩,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激发了我不断探索未知、挑战自我的勇气。
——五汶书院/艺术传媒学院学院 王晨曦
走进“不被定义”的女性主题展,我看到每一个关键词都诉说着女性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女性的力量。在夸夸墙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我感受到了来自同性的鼓励与支持,也收获了满满的自信。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也教会了我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美好。
——五汶书院/艺术传媒学院 周文燕
(海右书院/新言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