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瞻岩书院名誉院长杨国欣开启了第三次泰科行,受邀出席了东岳书院第二届泰山煎饼文化节和第十期相约书院·校长共膳,并开展了瞻岩书院第三期名誉院长精品课,以及工作坊实践训练,聚焦“提问的力量与提问力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亲自指导学生通过互动式讨论,运用三阶段法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中为书院工坊项目的运行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思路。
第一站:品味煎饼烟火气,感受传承生命力



11月27日下午,瞻岩书院名誉院长杨国欣赴东岳书院参加第二届泰山煎饼文化节,开启煎饼民俗之旅。东岳书院绿海庭院内,煎饼香气伴随着歌声和墨韵扑面而来,从《礼遇·煎饼背后的故事》纪录片镜头出发,杨院长与同学们一同聆听楼德镇煎饼源起与传承,分享对古老技艺传承的感思。煎饼诗、煎饼画、煎饼刻纸以及现场摊煎饼等环节精彩不断,摊位区煎饼创意齐聚,杨院长穿梭其间,拿起精巧煎饼花、别致五谷画赞叹连连,在烟火与文化交织氛围里,感受传承的独特魅力。
第二站:解锁书院“时光盲盒”,对话书院未来



11月27日晚,杨国欣院长前往相约书院·校长共膳第十期:繁星之夜《书院纪事》颁奖典礼,共同完成一场关于书院的探索之旅。在晚宴的温馨氛围中,杨国欣院长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老师、学生们围坐一堂,共话书院未来,共享文化大餐。杨院长鼓励学生们珍惜泰科书院时光,多去在丰富的活动形式中体验与感受。在书院,每一个故事都是高潮,杨国欣院长于瞻岩书院而言是片段的发生者,亦是电影的建设者,不断以他独特的方式细腻地镌刻着瞻岩书院的每一处痕迹与故事!
第三站:课堂“放大招”,解锁提问力秘籍




11月28日上午,瞻岩书院名誉院长精品课第三期在青未了剧场正式开讲啦。本次课程聚焦“提问的力量与提问力培养”,杨国欣院长带学生们探索问题的奥秘,解锁高效沟通新技能,通过实战案例分析,学会如何精准提问,运用提问力激发创新思维,深化交流理解,提升个人及团队效能。杨院长开讲抛出“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并表示教育要努力实现从“学习知识”到“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真正使命。杨院长认为提问力乃卓越人才标配,是科技革命引擎,藏着巨大思维与精神能量,直言提问力衰减现状并深挖背后根源,从思维惯性到教育短板,一一揭秘。在课程尾声,杨院长向在场学生们传授“提问秘籍”,拆解提问引发思维创新三阶段,并呼吁学生们每日提个好问题,借三段式训练打磨创新思维。在杨院长的引导下,学生们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语言世界,不仅学到了提问技巧,并且理解提问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培养了提问力,让书院学子能够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疑问,做出有效输出。
第四站:跳脱理论枷锁,开启实干模式






11月28日下午,杨国欣院长工坊实践训练在瞻岩书院106开启,打破理论与实际的“次元壁”,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度“思维风暴”。杨院长在训练伊始便点明工作坊核心是敲开成果大门的“敲门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入讨论、大胆创新思维。同时,建议学生们限时产出成果,让理论知识能迅速落地生根。紧接着引入“三阶段提问法”,从找问题根源的“为什么”,到广开思路的“如果怎么样”,再到精准落地的“怎样落实”,环环相扣,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杨国欣院长亲自指导,通过互动式讨论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围绕书院工坊项目的运行与发展,提出具体而富有创意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提问力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听众,而是登台“主角”,切身体会到思想落地实感。


杨国欣院长的此次泰科行,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书院工坊项目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见证了提问力在书院教育中的巨大潜力,也为后续瞻岩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李琦韵 图/郑国钦 郑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