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名为《三十度见你,三百六十度读你》的来信,揭开了敢当c栋女孩们的书院生活序幕。9月24日13:00,敢当书院2025级新生入院礼于敢当书院一览·大咖书屋(201)正式启幕。特邀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刘睿智、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及敢当书院百余名新生,以双院之名共同见证这场属于敢当的启程时刻,从此刻起,一场关于“我们”的故事正式开篇。
30°初遇:从夹角出发,走向更大的舞台


书院的蜂巢餐厅8:00准时营业,以热气腾腾的早餐迎接每一位同学,也拉开了入院礼的序幕。步入书院,云步长廊的敢当一周年微型展已随着时间悄然启程,每个夹角中的瞬间都记录着书院学子扎根与生长的痕迹。每位入场同学都收到了一封名为《三十度见你,三百六十度读你》的来信,这也是书院写给新生们的一封温暖家书。



30°的初遇,不只是起点,更是无限可能的伏笔。“书院生活最迷人的地方,不在于我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在一起成为了什么?”隋欣琪讲述着从“NPC”成长为蜂巢餐厅项目负责人的经历;“书院教我的,从来不只是做咖啡的手艺,而是从陌生到熟悉去感知的温度。”杨孟鑫也诉说了从咖啡“小白”变成能自信问候“想喝点什么?”的书院咖啡师;“大咖阅读就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此时的不足,却也让我看到了未来更加有可能的自己。”秦奕涵因《彭蕾传》打开了与大咖的对话;“原来,书院从不定义我能成为什么。它只是温柔地让我感知一块染布、一方镜头,让我自己去染、去拍、去创作。”李泽华在扎染与镜头中遇见新的自己。四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同学,从实践、社交、阅读与兴趣等多重角度,共同绘制出一幅从“小夹角走向大舞台”的成长画卷,为在场正在寻找新起点的专升本女孩们,诠释了从“30°夹角”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可能与路径。
90°扎根:从一纸证书开始,开启敢当承诺



“我们每个人的起点或许不同,但书院给予了我们同样的成长土壤。在这里,没有绝对的落后者,只有不断前进的书院人。”来自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的新生代表燕美琪的发言温柔有力。随后,发展导师刘佳敏为新生代表颁发入院证书,这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敢当与每一位新生共同写下的第一份承诺。
180°突破:翻转时刻见证,看见更多面的自己




“在书院,让我们从定位自我的第一象限出发,经由体验与探索的第二象限,实现突破成长的第三象限,最终在整合升华的第四象限里,绘制出属于你独一无二的成长坐标。”书院发展导师王康的分享,让“突破”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次次自然而然的生长。随后,敢当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孟祥祥与刘睿智老师共同“翻转记录”。书院成长的故事,需要被看见,转身的勇气,值得被珍藏。这是一本独特敢当之书,左侧是一面镜子,愿在书院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其中看见自己最初的模样;右侧,是敢当书院为入驻在C栋的所有女生写的一封信《三十度见你,三百六十度读你》。“你一定要成为可能的那个自己。”信中的语句伴随全场合唱《太阳》,将180°的突破诠释得既有温度又有力量。
360°敢当:每一度,都是新故事的开始


从此刻起,一段全方位的书院成长旅程正式开启,每一度旋转,都通向一个崭新的可能。蜂巢餐厅、伴步·异科咖啡馆、一览·大咖书屋……书院的每个角落将持续等待书院学子们在今后的书院生活中去感知、去互动、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敢当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于彦韵满怀期待地说:“原来书院有这么多故事等待我们去尝试,希望能在这里也画出属于我自己的轨迹。”


活动虽已落幕,但书院生活才刚刚启程。愿每一位敢当人都可以不惧起点、不畏试炼,在每一次尝试中展开新的弧度,在每一次对话中感知更美好的书院生活。敢当书院也将继续以温暖而坚定的陪伴,为每一位学子提供多元成长的土壤、自由转动的支点。在书院,每一个不完美的360°都被接纳,每一段轨迹都被珍视。
敢当书院,愿与你共赴每一度精彩。

成长回响:我的30°心声
在踏入书院之前,备考的日日夜夜还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而此刻,当我真切地站在这片向往已久的校园中,一切都变得如此真实而动人。听着学长学姐们的分享,我对书院未来的日子也充满了憧憬与期待。希望我也能向他们一样,继续前行,感知书院生活的热爱与投入。此刻,心中最后的一丝陌生与不安,也终于被一种温暖的归属感所取代。
——敢当书院/建筑工程学院 李文涵
我坐在熟悉的同学中间,听着学长分享在书院读书、讨论的趣事,我不禁会心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在这里生活的影子,也让我从“参观者”真正变成了“家里人”。仪式简短,却意义绵长,我知道,一段崭新而美好的旅程,就此自然而然地开始了。相信这一站,书院里的每个空间与故事都将成为我新的成长支点。
——敢当书院/淬炼商学院 燕美琪
(敢当书院供稿)